-08-:4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蒋宜杭栋莹
资料图
“心有归处,人淡如竹”,仙居县淡竹乡,山清水秀、底蕴深厚。境内既有原生态的自然保护区,也有古色古香的古村落群,还有神秘古文字蝌蚪文。
近年来,淡竹乡推行以“三绿”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模式,从制定《绿色公约》到建立“绿色货币”制度,再到推行“绿色调解”方法,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网格员、村民群众、外来游客主动参与乡村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增进绿色福祉、深化绿色改革的全过程。
8月9日,仙居县召开美丽乡村治理“三绿”模式现场推进会,将淡竹乡的做法推广到全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骏说,要通过美丽乡村治理“三绿”模式,推动构建党建引领、镇村负责、群众参与“三方联动”的治理格局;促进形成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动态知事、源头管事、就地了事“三事衔接”的治理机制;全面打牢加强基层、做强基础、练强基本功“三基共强”的治理根基。
绿色公约:乡村要美丽,人人要参与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午后,淡竹乡下叶村的村道青石铺就,干净整洁。道路两边都是统一修整过的民宿,篱笆边摆放着乡间常见的瓦罐,里面各种野花争相开放。村子里很安静,但是随便走进一家民宿,却发现入住率很高。
村书记应老糯说,早些年村里都是石子路,猪圈鸡舍就在房前屋后,没有厕所,多的是露天粪坑,村民们习惯了把垃圾堆在路边。那时候下叶村还有两顶不好看的“帽子”——县级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体经济空白村。现在,全村多户人家,有96家民宿,一年下来,民宿的户均收入可以到达15万元,是省级农家乐精品村,全县的“和美乡村”示范点和基层党建示范点。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乡里推行的美丽乡村治理。年,淡竹乡推出了《绿色公约》,包括生态环境要保护、交通出行要有序、矛盾纠纷要调解等10条内容。后来,《绿色公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写入了全乡每个村的《村规民约》,约定每户每年投工投劳至少5日,确保所有群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村庄建设中来。
绿色调解:五步五方法,家和万事兴
说起乡村改造的具体措施,应老糯感慨,过程“真的很难”。最难的就是让老百姓打从心底里认可绿色发展的理念。
就拿垃圾清理来说,现在全村的垃圾清理由村民应光跃带着4名保洁员完成。应光跃告诉记者,自己每天一早会挨家挨户收分类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场地,平常2个小时左右能拉完,碰到节假日、旅游旺季,得整整一上午才能清理完。下午,他会到韦羌溪边巡查,因为他还是安全监督员,这个季节防溺水很要紧。
随着乡村治理的推进,淡竹村庄本来相对简单的村民关系也变得更加多元。为了将村民解决矛盾的固有传统、习惯做法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相结合,淡竹乡创造出了一套“绿色调解”方法。包括积极受理找苗头、义务劳动做两工、调查取证四询问、过错罚种三棵树、协议调解握握手和褒扬激励法、真情打动法、排忧解难法、代表评议法、乡贤领办法等“五步五法”工作机制。
自从“绿色调解”推行以来,淡竹乡已成功调解纠纷26件,纠纷当事人参加投工投劳多人,韦羌溪边各村的绿地里已经种下了70多棵“调解树”。
绿色货币:留得住客人,记得住乡愁
淡竹乡曾经成为一场网上舌战的中心。年9月,淡竹乡一位乡民愤然在网上指责不文明游客,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最后以“韦羌溪清理垃圾行动”收尾。
此后,一项为游客而设的“绿色货币”奖励制度,在下叶村14户党员民宿经营户先试先行。在淡竹记忆民宿服务台,可以看到《淡竹乡绿色生活清单》,9项低碳行为对应着2元到5元不等的绿币。比如不使用一次性洗刷用品得2元绿币,野外活动结束清理垃圾并分类处理得5元绿币。游客换来的绿币在淡竹乡可以抵等价人民币使用。
现在,这项制度已经在全乡推开。在绿色货币的激励下,淡竹农家乐(民宿)垃圾分类投放率实现%,同时带动了商店、停车场、露营基地、创客等商家经济效益增收10%以上。
今年3月,淡竹乡又发布了《乡村振兴淡竹导则六十条》,“不出院子揽客”“不乱搭晒衣架”“不入邪教和非法传教”……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一一列明。用淡竹乡党委书记王策话来说就是,“乡村振兴,不是城里人的怀念,不是乡村生活的回归,而是乡村社会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