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故乡奔小康换了战场,一样是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一名老兵,都是在军营大熔炉淬火成才的毕业生,他们从平凡中来,又回到平凡中去,只是人生中多了一段荣光的“锻钢时光”,也就多了那么一抹光亮、一份坚毅、一股温暖。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又撒向四面八方去,奔赴一个个新的战位,书写着一段段新的精彩。

征兵工作正如火荼展开之际,让我们走进老兵的奋斗生活,从这“本色如兵”的精进身影中,感悟新时代中国退役军人的担当与作为。

——编者

脱贫闯将

——记优秀退役军人、浙江省仙居县上张乡对岙自然村负责人朱文斌

朱文斌,浙江仙居人,年4月出生,年12月入伍,新疆军区某部二连原战士,年12月退役,现为浙江仙居县大丰收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仙居上张乡西片村对岙自然村负责人、仙居基干民兵骨干。

盛夏的浙东南,闷热而多雨。凌晨三点半,低矮的小屋内,朱文斌嗖地翻身起床,麻利地穿上迷彩服、雨衣和雨靴,几步跨到厨房水池旁,拧开水龙头用冷水冲了把脸。闹铃响起,他飞速划掉闹铃,生怕影响邻居休息,心里却庆幸自己的生物钟还是当兵时那么准。

戴上矿工用的头灯,他轻声推门而出,钻进了一片暗黑。踩着泥泞爬过一个小坡,远处的果林里星星点点地闪动着灯光,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他急步走过细密弯绕的地埂小道,很快来到那片挂满果的桃林,融入了果农夜摘的队伍。

“斌啊,昨日你吴叔起晚了,我家桃子摘下来收购车都走了。我还以为这好果要烂家里了,多亏你又帮销出去!”正在挑拣桃子的王婶向帮采摘的村干部朱文斌致谢。“王婶,您有什么难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最近手头事多有时顾不到真是抱歉哦!”朱文斌一边帮吴叔拎着果篮,一边回头宽慰果农们:“放心吧!我晓得这季桃子是你们的收入大头,会使劲帮卖出好价钱!”山雾朦朦的冷雨清晨,果农们几乎看不清彼此的脸,但老兵村官朱文斌的话语,像是一阵暖风吹进了村民们的心坎。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仙居,朱文斌所在的对岙自然村藏在海拔余米的群山深处,屋后是山,开门见山,山叠山,峰连峰,偏僻闭塞而又土地贫瘠,导致穷根深扎,生气渐失。

年12月2日,朱文斌退伍返乡,当他又一次回到山村,一种老兵的责任感触动着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乡亲们摘穷帽、奔小康。他决定,自己先找到一条致富门路,积累些经验再来帮扶乡亲们。

下了山,朱文斌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始了打拼。到工厂做小工、帮老总开小车、与人合伙办网咖,凡是正经合法的机会,他都努力去试、去闯,一次次地挫败,又一次次地重头再来,打一仗进一步的他,小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朱文斌带领村民打造“仙得利”生态农业品牌

年夏秋季,村民因山货滞销而发愁的情景,再次触动了朱文斌尽快帮一帮乡亲们的念头。思来想去,第二年的开春,他决定“把自己生意与村民的生计”绑在一起,到市区开一家专售仙居山货的土特产店,让村民们不再有“丰收滞销”的幸福烦恼。

经过几个月的门店选址和装修筹备,朱文斌开着大货车回到村里,一股脑儿将各家的山果土味都收购来,摆到大城市的商铺里叫卖起来。由于原生态品质上乘,一下子就打开了销路。此后,他除了给本村乡亲包售山货,还帮邻村群众代销农副产品,其让利于民的经营守则,不仅积攒起了声誉,更给乡亲们脱贫添足了信心。

虽身处小山村,可朱文斌的心里装着大梦想: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然而现实面临殊多困境,全村余口人就那几亩地,不传统种植品种,就是拼了命耕种也撬不出几个钱。

要想富,还是得整新名堂。于是,他一有空余就到台州城区各个农贸市场溜达,调研市场需求。

朱文斌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产情况

经过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朱文斌反复推敲后,选定茄子作为经济作物推广种植。然而,不少村民们却质疑:“这茄子就是个普通菜,城里人能吃得了多少啊?”为了打消乡亲的顾虑,朱文斌甚至拿出多年的积蓄作担保,与村民们签订保销合同,约定全村出产的茄子,只要保证质量他都负责包销。这让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原本打退堂鼓的村户反而主动扩大了种植面积。当年,全村高山茄子不仅丰产还供不应求,乡亲们直夸朱文斌“小个退役兵‘能担杠’!(能担当。仙居话“担杠”是农村挑担子的意思,意为担当、能干)”,并一致推选其为全村负责人。

朱文斌深感责任重大。帮一户容易,扶一村太难,可脱贫攻坚少一个、缺一户都不行。战胜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它进攻,他拿出了部队教导队战斗进击的劲头,列出时间表、任务书,动员全村群众并肩战斗向致富的“好日子”进发。

与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村声。

有了因地制宜种植高山蔬菜的经验,朱文斌认为这是一次脱贫翻身仗的小突围,有了小胜就有了士气,更要一鼓作气地打它几个提劲仗。为此,年,他牵头成立注册资金万元的仙居大丰收农业合作社,将散户集结起来,形成产销结合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平台,帮助村民无缝对接消费群,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发展。

“文斌啊,我找你有点事,你快回来下。”仲夏的一天,朱文斌冒着滂沱大雨,开着小货车往家里赶。那几日是水蜜桃旺季,他要帮村里劳动力欠缺的果农抢摘,还要给村民们代收代卖。

“代售杨梅15万斤、水蜜桃12万斤、桔子9万斤……”翻开朱文斌的助民账单,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户户村民增收致富的美好图景。在朱文斌的带领下,对岙村年便实现整体脱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