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去过鹿灵山,山脚庙里的师傅说沿着庙前的古道可以直达杨柳塘村,就一直想去这个名字充满诗意对的地方。
其实,是有好几次到了杨柳塘村附近的。近在咫尺,没有见过庐山真面目。
那几次,都是从项斯村停车,顺着项斯坑岭徒步而上。项斯坑岭,因台州第一个进士项斯出生在山脚而出名,一个地道而又充满淳朴的山村古岭的名字,一听就很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是,这名字太土了,入不了文化人的眼,文化也需要包装,于是现在被改称为“项斯古道”。
不过,山区群众还是习惯叫项斯坑岭,对于洋气的“项斯古道”并不买账。
顺着项斯坑岭上去的马家田村,离杨柳塘其实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却因为这几次都是徒步上去,早已经累得人仰马翻,这最后一公里就成了拦路虎。
今年的元旦假期,几乎被禁足。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能喝酒,不能高强度运动……
好在没有说不能开车出去,于是在导航的指引下,直奔杨柳塘。
从城区出发,也就半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路况一直良好。
车到村口,一个老婆婆和一个也上了年纪的大叔在闲聊。
问我去哪里?
我不能说我是吃饱了撑的,一个人开车上来转转。于是说,来三角地村有事,顺便沿着水泥路开进来看看。
老婆婆说,现在杨柳塘村就他们两个人住,年轻人都住到山下去了。
老婆婆说她是稻田畈村人,杨柳塘是她的娘家。稻田畈村的房子现在不能住人了,她就住到娘家侄子原来养兔场留下来的房子里。这里也蛮好,有水有电。
原来养兔的房子,老婆婆说她养了很多鸡。每年过年的时候,还有清明节,她的子女会回来,然后让他们带几只鸡走。自己养的鸡,比街上买的好吃。
老人说,以前村子里人多的时候,也有六七十人,很热闹。慢慢地,村子里就剩下了几位老人。刚刚不久,又有两户人家住到山下,这里就越来越冷清了。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大概只需几分钟。村子实在太小,地名志记载,杨柳塘是三角地村的下属自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时,只有8户38人。
小村落在山头的一个小盆地里生根发芽,向阳又避风。头顶青天白云,微风徐徐,倒是养生好地方。
一户人家的铁门,用图钉拼出“”,再拼个“发……发”。落款《一九九三》,很时代。
那个时期,很流行这种铁门,记得我家也有。
老人说,从鹿灵山脚的石台阶上来,到杨柳塘并不远,比从项斯岭坑上来省力多了。她早段时间还走过一次,现在路上茅草多,不太好走了。不过有些搂笋的年轻人还是有在走的。
婆婆说,你开车来的,可以再开进去看看,里面就是稻田畈村了,还有一户人家住着,可以看到对面的“外汤”村。
可惜车子油不多了,在这山头旮旯,若是大家伙没了油,还是很尴尬的,不敢再往里开了。
回来看了看地图,稻田畈村与外汤村果然只隔着一条彭溪,与长家坑水库距离也不是很远。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