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县李宅村李唐皇族后裔,铁面冰心御

仙居县田市镇李宅村,是仙居李氏大族之一,据村民保存的《乐安赤石李氏宗谱》记载,李宅村先祖李朴(号盘谷)在南宋时期(约年),因为辽邦侵犯中原,温州一带民不聊生,李朴带领妻子兄弟从永嘉县苍坡村避乱至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至今已经有年的历史。李宅村背靠眠牛山,面向大溪,村内古建筑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年间的建筑风格,现有三透九门堂、都宪公祠、聚奎亭、摩崖节孝牌坊、李宅公社旧址、耕读文化旧迹等人文景观。三透九门堂位于大宗祠堂西南,数个朝南的三进院落一字排开,每座院落之间相隔数米,整体分布井然有序,展现了望门大族的身份地位。都宪公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经二百余年,是为了祀李宅村明代都察院副都御史李一瀚。祠堂坐东朝西,两进四合院式,门额上刻有“都宪公祠”。前面有一池塘,传说为风水气眼。可惜今天去玩的时候,大门紧闭,两个热心的阿婆说钥匙在另外两个人手里保管,不知道他们人在哪里,要不可以给你们打开看看。李一瀚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曾严令追缴当时权倾朝野的奸相严嵩的干儿子梁绍儒田赋,严嵩无奈地说:“李某人岂是可以说情的人?”梁绍儒勉强交了一半的粮。李一瀚不依不饶,直至全部征收。被世人誉为“铁面冰心御史”,曾被同为仙居籍的左都御史吴时来赞“李都宪天下第一流人物”。精美木雕被破坏的木雕精品记得上次和朋友到李宅村玩时,朋友说村头有“状元楼”。问村里几个老人家,老人家都说不知道,说村头就是一个庙宇,上面可以点香。反正不远,我们还是走了过去。从村里往村头走,经过村卫生所,外墙上写着“御史故里清廉李宅”。不远处,一条石头铺成的古道映入眼帘,古道上的聚奎亭(文昌阁)就在古道上,古道穿聚奎亭而过,通向外面的世界……聚奎亭文昌阁正面聚奎亭背面据聚奎亭牌记介绍,现存的聚奎亭为清晚期重建,坐北朝南,分基座和楼阁两部分,中心设拱洞门。北面门额刻有“聚奎亭”三字,聚奎亭上面还有“盘谷奇观”四字(李宅村始祖李朴,号盘谷,李宅村又有盘谷村之称)。聚奎亭上面有盘谷奇观四字聚奎亭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曾任福建永安教谕的李一潮和李一瀚两兄弟谨守“毓人文,振家声”族训,牵头在村头盘谷口建楼“聚奎亭”(文昌阁),顶层供奉奎星神像,冀望李宅文运昌隆,“人文之著始于今日”。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宫的七宿之首的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而李宅村从南宋到清朝,一共出了六位进士,一个村庄出了“一门六进士”,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因此老百姓俗称此亭为“状元楼”、“状元亭”也不为过。过了聚奎亭沿过道往外在走几十米,位于路的左侧的眠牛山脚的山崖上,有一副摩崖石刻的牌坊,牌坊的左上角已经损坏,不知道是人为还是自然风化。刚才在村里的时候一个阿婆介绍说,村里原来有一个牌坊,“破四旧”的时候被砸了,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个?说实话,各式的贞洁牌坊、忠孝牌坊见过很多,像这样的摩崖石刻牌坊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估计全国也不多见吧!现为仙居县文保单位,觉得级别有点低了,上面也没有防护的东西,只怕会加快风化损坏。村里还有原李宅公社旧址。民国时期,李宅村所在的乡号曾叫眠牛,后改景星。新中国成立以后叫李宅公社,年撤扩并后撤公社划归目前的田市镇。李宅公社旧址也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四合院,现在还有部分村民住在里面,四周墙壁上的公社印记还依稀可见。李宅公社旧址李宅公社旧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是李氏家族的繁衍昌盛的文脉传承,村里的耕读文化也随处可见。在村里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验到李宅村民风淳朴,每一个我们遇到的村民都是热情相待、热心介绍,保持着李氏“十训八戒”古风。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吗?一个已经81岁的阿婆很客气地带我们到她家里,介绍李宅村的情况,还有村民带我们参观墙头油画,指点路径。更有一位老年男性村民拿出珍藏的《乐安赤石李氏宗谱》,翻到第一页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自豪地说,他们李氏非但一门六进士,还是李唐皇族后裔。我问可以拍照吗?老人家开心地说,可以可以,你们拍吧,李氏先祖值得宣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