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群山间精灵拖家带口回来了仙居这个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c2i9w61.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徐子渊共享联盟仙居站应芳露刘博周国平

从仙居县城驱车一路向西,当看到写着“进入国家森林范围”的牌子时,今天的目的地淡竹乡淡竹村就快到了。

穿山而过,沿水而行,我们要在绿水青山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找一群“山间精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据老一辈的村民说,从他们记事起,猕猴就住在他们村里。站在山脚抬头向上望,能看到树上倒挂的猕猴。可惜由于当时保护意识不强,渐渐的,猕猴就失去了踪迹。直到这十年间,淡竹村生态依旧,村民也有了保护意识,猕猴又渐渐在村里露脸。而且,与人的距离,也逐年缩短。

从争粮食抢地盘,到和谐共处,淡竹村和猕猴的故事是村民意识的转变,是人与自然握手言和,逐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初次见面——“赶你们这些小偷”

“上午九点,投喂时间一到,猕猴就来了。”猕猴最熟悉的村民余小人一见面就给我们说起了猕猴的事儿,他说可以带我们去山里走走,找个最佳观看点,猕猴“熟悉我的声音,有时候听到了会回应我的。”

跟着余小人爬了半个多小时的山,到了一大块岩石旁,突然停了下来。他侧耳听了一会儿,就微微仰头朝着山林里发出了“呜……呜呜……呜……”的声音。正要询问,他用手阻止,轻声说:“等等,你听。”

树林里簌簌作响,是微风拂过的声音,还有一两声“呜呜”的声音。看着记者一脸惊奇,余小人放下食物,带着记者换个地方说“走吧,过会儿它们就该下山了。”

“猴子下山了,有多只,快来看啊”。2月10日上午,仙居县淡竹乡淡竹村文化礼堂后面的山坡上,猕猴如约而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群猴子春节前就来过一次,这次是2月8号开始进村的,它们已经是村里的“老朋友”了。只见大小不一的猕猴陆续下山,一下子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来到下面的空地上,有的则在竹林之间上下跳跃穿行戏耍,观察周围的环境,然后串到当地村民设在村后面山坡地上的投食点觅食,

看完猕猴,跟着余小人往回走,走到半山腰时,指着由石头垒出来的一层层小梯田,讲起了四五十年前他跟猕猴最初的相遇,那时候有太多的不愉快。

那时,猴子就住在村里,跟村民的关系“势同水火”,尤其到了丰收季节,少不了“打上一架”。“你看着山地,我们之前种的是玉米和番薯。成熟季,人要丰收,猴子也要丰收。一不留神,猴群下山掰了玉米就跑。一亩地没一会儿就只剩玉米杆子。”为了留住口粮,余小人和其他村民轮流守山,拿着棍棒驱赶这群“小偷”。有时,村民拿着石头扔向猴子,猴子还会捡石子反击,人和猴都看不对眼。

这样的关系维持了十多年。后来,村里修了路通了车,不少外乡人知道这儿猴子多,赶着进来,设下陷阱,抓走了大部分猴子。

“距离他们抓猴子估计有四五十年了。”余小人一边说着以前的故事,一边指着村口对面的山林告诉记者,那块山林就是以前猴子安家的地,现在猴子虽然会在村里出现,却再也不去那儿,也不在村里过夜。那里就是它们当初遇到陷阱,被抓走的地方。

以往猴子就倒挂在树上,飞窜着下山,偷食。从那之后,村里渐渐就见不着猴子的踪迹了。老人们说,有时会听到几声尖叫声,但也只有叫声。

再次见面——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猴子不见了,村里人也越来越少。绿水青山依旧,却少了一份生机。

村民们开始念叨,早年这猴子,都去了哪儿。村民余炳连时不时会跑上山,带着些玉米粒,扔在山间。他们开始觉得,最好的自然环境,就是跟猕猴互相争食的时候。村民们嘴上不说,却开始怀念起这群“山间精灵”。

让村民意外的是,五六年前的冬天,再一次听到了猕猴的“呜呜”的叫声。

“腊月、早春,山里能吃的少。我们就会偶尔上山扔点吃的,没想到,真把它们引回来了。”余炳连有些兴奋。猕猴刚回来,一个让村民们“头疼”的问题也回来了——抢食问题。“番薯和玉米地,被偷食的最多。”村民们看着“遭殃”的庄稼有些心疼,但这次他们并没有驱赶猴子。

玉米粒、番薯、香蕉、桔子……为了不让猕猴继续破坏地里的庄稼,又能回到村里,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喂食。村里买了玉米粒、番薯专门放在猕猴出没的地方,村民轮流上山喂食。“一天得四五十斤呢,一斤玉米粒两块钱,一个月就得一万元左右。”余炳连有些心疼,但又觉得值得。

定点投食后,猕猴每天天亮就会到淡竹村报道,它们不过夜,下午四五点,山里的太阳下了山,它们就走。吃了村民给的食物,去地里偷食越来越少了,猴群越来越大了。“每次都有两三只猴子站在高处山上望风,等我们放下食物走远后,发出号令,一只只猴子就会窜下来开饭。”余炳连偷偷躲在不远处细数过,下来了67只,还有近一半在山上等着它们带吃的回去,粗粗估摸有着一百多只。

这么多猕猴,口粮费用不是个小数目。淡竹村地处偏远山区,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抱团投资项目,一年十万多元,五分之一被用于给猕猴买口粮。这笔大支出却是全村同意,村民们一听是为了猕猴买粮食,都投了赞成票,还有不少村民自己买来一些水果去喂食。

一期一会——为“编外村民”改写村规民约

“不能随便投喂,一定要写上”“不能放鞭炮也是,猴子要害怕的”“还有不能在村内烧烤,烟火味太重”……淡竹村两委办修改村规民约的讨论会上,大伙儿争着发言,谈论的是猕猴,最终目的是为了留下它们。

从年开始,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组成护猴队,专门进行宣传保护猕猴群,同时把保护猕猴写进村规民约,规定猴子进村时村民不得放鞭炮、烧烤等危害猕猴的行为。每年春节前后,志愿者为这群猕猴定点投食,将花生、苹果、玉米等猕猴们喜欢吃的食提前投在点上,供猕猴觅食。

经过这几年的投喂,猕猴年年来,离人越来越近了。

今年年初,猴子下山了,到溪边喝水。淡竹村的村民觉得这是个进步,第一次见着猴子下山,人站在桥上看着,它也不怕不跑。

猕猴多了,慕名而来村里看猕猴的游客也多了起来。为了不让游客吓走猕猴,村民们轮流当起了“卫士”。告诉游客距离要远,不得随意投喂,可以把食物交由村里进行统一投喂。

“最多的时候车子排出村口一公里多,在村口卖小烧烤一天能赚三千多元。大年三十,回村过年的人也多了,大家放起了鞭炮,好不热闹”说起那景象,党支部书记余军直说“二三十年,村里没这么热闹过。”

但没几天,大家伙发现猕猴又不见了。颇有经验的老人们寻思着,估计是烤肉带来的烟火味和鞭炮声吓走了猕猴。当即,村里出了新规——不得烧烤、不得燃放鞭炮。两委班子挨家挨户上门通知,余军怕村民不理解,没想到,一说为了猴子,村民们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即便是过年,一到晚上村里就静悄悄的,生怕惊扰了这群小动物。过了十来天,早起的村民听到了猕猴的声音,忙在村里告诉大家伙,“小家伙们又回来了!”

春天一过,山里结满了果子。猕猴们虽然离村民越来越近,却也没有成为常住民。

村民们想着,想要它们再次回来,他们要先拿出诚意。他们决定把不能燃放鞭炮、不能在村内烧烤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让每一位村民都来保护这群“山间精灵”,让它们再次成为村里的“常住民”。

“猕猴能再次来我们村,说明我们这儿环境一如既往的好,但这次我们要守护好它们,让它们安安心心住下。”淡竹村党支部书记余军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