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专访百岁老人李妙香承佛宗皇韵慈孝

                            

原创樊多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年5月10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浙江仙居授牌仪式在仙居县下各镇新路村举行。这是仙居继桐庐、永嘉、文成、丽水之后,全省第五个获此殊荣的地方。

“中国长寿之乡”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金名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评审认定,评审标准极其严格。就在仙居获得此项授牌之后的第二年,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于年1月21日发布公告,表示即日起停止受理“中国长寿之乡”的申报工作,仙居由此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个“长寿之乡”。

这次的百岁老人寻访之旅,我们再次把目的地定在仙居,去感受中国最后一个长寿之乡的康养魅力。

出仙居县城,驾车往东南方向行驶4里路,还没看够永安溪的美景,管山村就到了。

接待我们去访百岁老人的是管山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田忠,他的母亲是管山人,这个古村也承载他在外婆家的很多美好时光。

皇室后裔福荫管山

仙居县有3个街道,分别为福应街道、安洲街道和南峰街道。我们要去的管山村属于南峰街道,有趣的是村里一山一塔均以安洲为名,可见这“安洲”二字不止和管山村有历史渊源,还是仙居人心里的老故事。

走在管山村的老街上,陈田忠跟我们讲着安洲和管山的故事。唐武德年间,安洲山还不叫安洲山,那时称“九旬山”。隋朝时,天台宗五祖灌顶大师(-)经过此地,看到山下村落被永安溪主干和支流环抱,水流湍急,经常有人溺水而亡。于是发愿说“如果这条溪变为平地,我愿在此讲经普度众生。”话音刚落,溪水立即退去,白沙露出而成平地。于是灌顶大师便在此处讲授法华经,为众生弘法。从此九旬山便改叫安洲山。这就是记录在《佛祖统记》中的故事。当然,关于灌顶大师与安洲山的故事还有很多版本,内容梗概大致相仿,都与佛家的慈悲普渡有关。至于管山的来历,则是因为村子位于安洲山脚下,同时取大师的一个“灌”字命村名为“灌山”,年长日久地叫着叫着就成了“管山”了。

站在老街上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安洲山顶的安洲塔。虽然没有近距离亲见,远望去的七层轮廓还是很清晰的,塔体端庄,能感觉到它的雄伟和可以想象的做工精巧。据说这安洲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算起来距今也是有岁“高龄”,但是这跟安洲山史传的形成年代唐武德年相比,几乎还有“千岁”差距。

李氏后裔九进士,笑傲科场

永安溪畔,安洲山与对岸的南峰山隔岸相对,山上的安洲塔与南峰塔又似隔空对话,管山村这一山、一水、一塔的格局让我们格外感觉古村的宁静,更加佩服当初迁始祖的高瞻远瞩,也因祖先的世代化育,才让这个李姓古村人才辈出。这迁始祖就是李唐皇室六代孙古道公。李道古曾任鄂岳观察使,后携夫人及第三、第四两个儿子于唐天宝年间隐居管山小峡岭,随着开枝散叶,李氏遂成为望门大族。宋朝时期,管山村出了九位进士,父子、兄弟、叔侄皆进士,足可笑傲科场。我们今天要去看望的百岁老人李妙香也是李氏后人。

历百年心境从容

李妙香老人住在管山村的东面,现年已是岁高龄。老人家的一日三餐由女儿照料,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喜欢出去走路,腿脚还很灵便。

看到老人时,她在屋中正坐,显然是在等人。原来是陈书记提前告诉他会有政府的人来安排体检。仙居倡导慈孝文化,民政服务老人也做到了村里,经常会有送餐、理发、体检之类的上门服务。除了听力下降,李奶奶记性还不错,一起来家里的人,除了我们是生人,其他同来的都能叫出名字,尤其对陈书记很熟,一屋子人说着仙居话,你来我往,笑声不断,好不热闹。我们虽然听不懂,依然被淳朴的笑声感染。知道我们从杭州来,李奶奶有点不好意思地一个劲儿说你们路这么远来,很难得,没什么东西好招待。

百岁老人:李妙香

李奶奶年轻时信仰佛教,念经、吃素近七十年,经常去寺庙里拜佛。因为信仰诚挚,还得了个“吃素人”的雅号,逢到村里有老人过世,她也会去给老人念经超度。在饮食方面,李奶奶的女儿给她做饭后,她就随缘了,不挑剔,做什么吃什么,包括鱼、肉等。这些年李奶奶又出名了,原来是因为百岁后的她依然喜欢到处走走,在管山社区大家都知道这么个爱走路的老奶奶。有时李奶奶只是在家门口坐坐,如果碰到陈书记来办事,还会热络地问他:“你今天怎么走到这里来啦?”

村里的漂亮石窗

站在管山村老街,可以远望安洲塔

问她身体好不好,她说自己身体好也不怎么好,坏也不怎么坏。又问我“没事不?”陈书记翻译说是问我身体好不好。而后忽然又问:自己下辈子还有“人”可以做吗?

李奶奶年轻时很漂亮,使得一手好双枪,是个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因为历史原因,一度上山做了土匪。再回到村里居住后,又经历了文革的苦难,受了很多苦,甚至被绑起来吊在树上一天一夜。她沉默地接受了一切,受再多的迫害都是不吭一声。是性格坚韧隐忍也好,是有佛法支撑信念也好,李奶奶熬过了最苦难的时期。大概是一段又一段异于常人的经历,让李奶奶走过了百年的岁月长河,依然笑容温暖,那眼神里偶有迷茫,就像她对前世今生的发问,但更多的是遍尝世间冷暖后胸怀的平淡从容。

管山村的“三透九门堂”

据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说,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多个,90岁以上的有10个,过世的还有一对百岁老人夫妻呢。走到管山祠堂,这座建于清朝康熙辛酉年()的宗室祠堂几经修缮后,现在是村里老人的休闲乐园。坐在里面的老人有的搓麻将,有的在打牌,有的在闲聊,见了我们显得有几分好奇。聊天时会热心的推荐我们去看南峰耸翠“三透九门堂”和进士乡,那些都是村里引以为傲地历史遗存。

山上青天山下溪,白云流水两相宜。

丹成共尔南山老,采采松枝亦疗饥。

管山村已有年历史,站在永安溪畔眺望南峰山,想象着神仙修丹饮露的世外生活,再回望蓝天白云下的安洲塔,内心竟也升起一种平静。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百岁老人李妙香:承佛宗皇韵慈孝遗风气质,历百年笑看安洲风雨从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