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山位于仙居县城南,因“一峰南立”而得名。山不高,海拔不足百米。现建成南峰公园,图为南峰山脚仙居县县委党校旁边入口山门,宏伟气派。
入得山门,左侧即为仙居县佛教协会办公地址。看门楣,里面还有南峰书院,大概去早了,还关着门。
南峰寺前身叫兴道禅院,初建于北宋年间,至今已近千年历史。年改为南峰寺,为仙居县较为兴盛的宗教活动场所。由于疫情的原因,至今没有开门纳客。
古寺旁林木参天,绿荫苍郁,四季美景如画。
寺院下的桃花洞,现为仙居县级文保单位。据牌记介绍,此洞由宋代进士蒋英雷(曾任吴江知县)的祖父开凿。因旧时南峰山麓及永安溪畔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烂漫若锦”,所以取名“桃花洞”。后蒋英雷辞官归隐,在其侧造鉴玉堂书院,广授门徒,桃花洞因此名声大振,成为文人雅士歌咏作诗之地。据说洞内还留有多处石壁题刻,可惜没有高人指点,我凡夫俗眼没有看到。
桃花洞凿成时候,每年的二三月间站立洞前,千树桃花盛开,俯看永安溪的过往船只,白帆轻飘,与桃花互相辉映,故称“南峰钓艇”,为仙居县老八景之首。
现在的桃花洞上面有“雨相宜”建筑物,古色古香,不知道是不是当初蒋英雷建造的鉴玉堂书院旧址?
现在的桃花洞上面有“雨相宜”建筑物,古色古香,不知道是不是当初蒋英雷建造的鉴玉堂书院旧址?
南峰山的东南面,有“安洲第一山”门坊,从下往上看,有对联曰:“风清云读月,山静鸟谈天。”传说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游览南峰山后认为,仙的美景尽在南峰山,所以有“安洲第一山”之称(仙居城关年至解放初也曾叫安州镇)
从上往下看,也有对联和牌记,字写得龙飞凤舞,碑记上的字基本认得:“南峰山以一峰南立得名,峰巅轩舒,古木参天,招提绝顶,山水辉映,誉为安洲第一山。”对联上的字却有好几个认不着,没文化真可怕。
走完百余级台阶,就到了全国文保单位南峰塔下。
南峰塔建于北宋,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六面七层,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此塔了。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该塔型被选入深圳中国民族文化村,矗立于“锦绣中华园”内,作为中华文化精粹的代表之一向国内外游客展示。
古塔旁边的樟树已经有四百多年的树龄,树围需要几人合围,内部中空到顶,但仍旧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位于半山腰的熏风亭,据说是年时任仙居知事的孙熙鼎所见,至今已逾百年。熏风亭为六角亭,石柱上有刻有孙知事手书的对联:“几树斜阳引归鸟,一弯流水聚闲鸥”。
位于半山腰的熏风亭,据说是年时任仙居知事的孙熙鼎所见,至今已逾百年。熏风亭为六角亭,石柱上有刻有孙知事手书的对联:“几树斜阳引归鸟,一弯流水聚闲鸥”。
南峰山脚下已经建成浙江最美绿道,现为4A级景区,免费向游人开放,成为市民揽胜休闲的首选场所。
南峰塔与安洲塔隔溪相望,如入仙境。恰如宋吏部尚书叶翥(zhu)的《题兴道院蓝光轩》: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
晨曦透过树缝间隙,落到石径小道,美不胜收。
南峰山脚下的一个特色建筑,不知道是不是民居?
绿道旁边的南峰舞池,每天早晚吸引大量市民来跳舞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