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公是哪里人寻访胡公路致力新时代

近日整理书刊,那本《今日浙江》(年第14期)又跃入眼帘,刊中记载:年7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述了毛主席评价胡公的故事。习近平同志说:“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南下视察浙江,途至金华时,问当地的领导干部,金华什么最有名?大家众说纷纭。主席说,金华的永康出过一个名人,叫胡则,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人们所爱戴。后人为他建了胡公祠,至今香火不断。现在的很多神,就是过去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过去的人当作神来供奉,敬仰他、怀念他,是因为他生前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重温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备受鼓舞、倍感亲切。

婺州神韵,人杰地灵。受到毛主席、习总书记赞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北宋名臣胡则,是金华永康人。他出身寒素、不忘初衷、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印、历践要途、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百姓敬仰,被尊为“胡公大帝”。范仲淹为胡公作墓志铭:“百年之为兮千载后。”胡则受到了历代皇帝的十多次封赏,“天下有胡公庙三千”。

尽管当年领袖明确提到胡则是金华永康人,但素来“名人之好,历代存焉”,关于胡则出生地、姻亲等,各地也有多种版本。在仙居与嵊州等地,有胡公是他们那里的夫婿之说;在缙云等地,有胡公是他们那里人的民间说法。

在永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从年开始,永康市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会同有关方面开展了“寻访胡公路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四年来,已走访了20多个县(市、区)和多个文史单位,受益匪浅。其中,关于胡则出生地等的考证略记如下,有请方家赐教。

从胡则的诗文考证:

宋端拱元年(年)仲秋,胡则赋《别方岩》诗,开篇曰:“端拱元年春,仆与湖湘陈生束书方岩僧舍。既命驾求岳牧荐,应天子举,将与僧别。率为五言十二韵,书于屋壁下……仲秋月朔胡则书。”(注:“方岩”,胡则中举前在家乡求学的地方)

宋端拱二年(年)三月,胡则进士及第且得太宗赐名,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大跨越,他兴奋地写下了《及第》诗:“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五言似剑裁麟角,七字如刀斫桂枝。御苑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小花桥畔人人庆,一带清风雨露随。”(注:“小花桥”畔,为宋时永康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从历代皇帝对胡则的封敕诏书考证:

宋明道二年(年)七月十七日,宋仁宗《敕胡则嘉议大夫兵部侍郎诰》:“……右敕嘉议大夫兵部侍郎两浙婺州胡则钦此。”

南宋淳祐六年(年)六月十三日,宋理宗《敕封胡则灵显侯诰》:“婺为近甸,实侯故乡。遗爱在民,无祷不应。既封于国,有请必行。”

元大德四年(年)二月廿二日,元成宗《敕婺州永康县赫灵庙佑顺嘉应福泽灵显侯》。

明洪武二十二年(年)二月廿六日,明太祖《加封胡公显应正惠忠佑福德齐天帝诰》,“御赞:七任县令,从官摄政,正直忠良。敕封保定,天下臣胡,统之一姓。录朝御葬,方岩得圣。”

从范仲淹为胡则所作的《墓志铭》考证:

宋宝元二年(年)六月十八日,胡则逝世。其长子胡楷(进士、杭州通判、都官员外郎)持浙东签书寺丞俞君信札,泣请友人范仲淹为父作铭。钦定四库全书《范文正集》内载《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有曰:“公讳则,字子正,婺之永康人也。”

从正史考证:

《宋史·列传第五十八·胡则传》载:“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

上述考证表明,胡则是金华永康人。

那么,胡则又是永康哪里人呢?胡则是现在的永康市古山镇胡库村人(胡库,古曾名庄库、库川),但也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寻访团队发现,关于胡则出生地的不同版本与说法,一般以本地的谱牒、传说为凭者居多。

令人欣喜的是,在永康市胡则史迹馆,有一件镇馆之宝、珍贵文物——杭州老龙井胡公墓古墓碑。

此碑由清代前江苏按察使应宝时(年-年,永康芝英人,其远祖是胡则之母家),于清光绪三年(年)三月重修,墓碑上铭刻:“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三月殳旦宋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永康库川胡公之墓前江苏按察使同邑应重修”。(注:《库川胡氏宗谱》载:“承师,字元祖,号达人。配应氏。男四人,长则……”)

为此,寻访团队数次走访杭州老龙井、浙江省图书馆等地,深入探源胡公墓的历史脉络:

宋宝元二年(年)六月十八日,胡则逝于杭州私邸,“天子震悼”,范仲淹作《墓志铭》。

宋康定元年(年),“敕旨葬于(杭州)龙井,赐墓田五十一亩。”

南宋绍定元年(年),婺州云溪吕皓(永康人)访公墓,荒蕙中得“断碑”,参政葛洪等“籍田致奠”。

南宋淳祐四年(年),两浙大旱,时任两浙转运使判官章大醇“复以心祷于(胡)公”“不一刻,大雨霪潦。”章大醇里正散失,重修胡公墓、胡公祠,“皆复其旧”“如公复生”。

元大德八年(年),由集贤直学士赵孟等四十四人汇祭赋诗。

元至正二年(年),由集贤直学士黄溍等四十一人汇祭赋诗。

明嘉靖年间(年-年)后,因岁月沧桑,胡公庙已废,胡公墓“亦在若有若无之间”。

清雍正年间(年-年),敕修墓地。

清嘉庆三年(年),僧人顶明上人在广福院旧址,创为指云寺。

清光绪二年(年),乡贤应宝时偕张徐鼎、丁丙等前往老龙井,发现胡公墓已湮没。他们“越岭涉涧,牵萝扪葛,仰俯高深,规察左右,印证群籍,旁知故老”,于该年十一月廿一日“始得见墓”。询商胡公之裔,在老龙井重修胡公墓、重立胡公碑,于光绪三年三月修成。

五年后,应宝时与胡凤丹(永康溪岸人、潜心于典籍)等众贤又在胡公墓附近建了胡公庙(得到永康方岩寺僧与远近乡民力助),以庙守墓。

在应宝时重修胡公墓17年后,即清光绪二十年(年)孟冬,胡凤丹的儿子胡宗懋编辑了《胡正惠公年谱》,内云:胡则“生于永康之胡庄”。

清光绪三年重修的胡公墓碑

应该说,应宝时重修的胡公墓和胡宗懋编著的《胡正惠公年谱》都具有权威性,但胡则出生地“库川(胡库)”与“胡庄”的表述既相似又不尽相同,容易引起人们不同的理解。不知应宝时对胡宗懋的此说有何看法(胡宗懋出品《胡正惠公年谱》时,应宝时已逝世四年)。

经过察访比对,按照对同一事项的考证,正史高于方志、谱牒与他史,久远文物优于次远文物,硬核文物先于次核文物的原则,不难推论:关于“胡则出生地”,范仲淹所撰的胡公《墓志铭》和应宝时所重立的胡公墓碑碑文更为准确可凭。应宝时是清代名臣(内阁大学士、正一品),《上海县志》是他主持编纂的。他牵头重修老龙井胡公墓、胡公庙,当时有那么多的贤达共同考证;又有方岩寺僧、胡公后裔等众人一起参与、支持,其社会公认度和历史权威性都是不容置疑的。

又从《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丁午辑、丁丙于清光绪十六年春刊)悉知,胡公墓修成当年(年)的重阳前一日,应宝时约张徐鼎、丁丙、胡凤丹赴老龙井祭胡公墓,胡凤丹作了笔记,内曰:“公墓在武林,公孙居宝婺(公之子孙世居永康库川)。”

在胡凤丹、胡宗懋父子笔下的“库川(胡库)”与“胡庄”是否谓同一地呢?

查阅《胡正惠公遗集》(由则公裔孙库川胡氏于清嘉庆二十年(年)辑梓、民国五年(年)重印)得见:民国五年,浙江督军、省长吕公望倡促库川族会维墓,同时“会公族孙(库川胡氏)纂公遗稿,并录龙井祠墓始末汇为一书”,吕公望作序。

又阅《库川胡氏宗谱》与《永康市志》,其中关于胡则的记载与范仲淹所作的墓志、应宝时所立的墓碑之载完全一致,“公永康人也,字子正,其故里在永康胡库……”(注:胡氏宗谱由胡则之孙、胡桂之子胡穆(进士),于宋熙宁二年(年)启修,至年已续谱18次,甚为全面而连贯。)

事实上,中央纪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与主流媒体关于胡则出生地的介绍,与范仲淹所作的墓志、应宝时所立的墓碑记载完全一致,例如:

中纪委网站年3月15日专题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北宋名臣胡则》有曰:“宋乾德元年(即公元年),胡则出生于永康一个叫胡库的小村庄。”

中央电视台年11月29日播出《中国影像方志·浙江卷永康篇》,其中《人物记·胡则》有解说词:“如今,永康市在胡则的出生地胡库村,建成了永康市胡则史迹馆”。

记得年12月,寻访团队走访磐安时,又有幸欣闻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视察磐安,他在玉山古茶场说:“文物古迹中人变成神都是有功的,如永康的胡公、福建的妈祖……要保护好,要研究、开发、弘扬民族文化。”(《今日磐安》年6月16日)。

毛泽东同志年8月21日在列车上接见永康县委书记时赞评胡公的谈话和习近平同志赞评胡公的一系列讲话、指示,高屋建瓴、语重心长,也是对胡公一生最全面、最权威的定论。

寻访胡公之路,也是心灵洗礼之旅。一路走来,同仁们不断受到启迪与激励:对先贤史实的研究与敬重,对先贤美德的品赏与学习,对先贤精神的感悟与践行;古为今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惠民益邦,不正是先贤后人、有识之士的共愿同责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寻访路上,曾经历漫天飞雪、倾盆大雨、山体滑坡……同仁志士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大家将乘“一带清风”,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一路前行。

(年7月谨记于胡公书院)

胡公文化

总第52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