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县鱼山村,宋朝古碑皇气侧漏,一条石鱼

刘云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没有一个村名的来历是无缘无故的,背后总有他的历史印记。仙居县白塔镇鱼山村的村名,除了有传说,还有实物,说明不是凭空臆想。

鱼山村按年代出版的《仙居县地名志》的记载,只有98户,人,属于规模较小村。而村里的“思贤长廊”介绍,该村有副厅级干部一人,副处级干部一人,正科级二人,副科级二人,大概沾了皇气了。

说到皇气,在鱼山村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该村保存有南宋咸淳八年(年)竖建的“皇帝万岁碑”。

该宋朝古碑正书为“坦然古路掘成坑,故害居民无路行。百拜千般求不可,圣恩尊大活苍生”。碑正面上方刻有“恭祝皇帝万岁”字样,故称皇帝万岁碑。

万岁碑原竖立在圳口村乌岩洞下的古路坑古路丘田中,碑高5.6尺,宽2尺,下有长方形基石。年的时候,田户为了便于耕种,挖掘分裁两爿后用于铺路,今尚存有一爿。

到村里的时候,我们问了好几个老人,都不清楚这块宋朝古碑,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只有一位阿婆说,可能在村干部家里保存着,她们也没有见过。

此碑现为县级文保单位,又沾了皇家气息,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想见就能见的。

村里新修建的“咸淳亭”估计出处也因为此碑。老人们对于村名来历的大石鱼,却是无人不知。一位大哥自告奋勇带我们去观看。

“大鱼”位于一排老房子前面的天井中,整条鱼大概有十几米长,远观栩栩如生。

带我们来的村民大哥说,上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传说是,这条大鱼从村前西山上面落下盘踞于此,故称为鱼山。以前整体更大更像,后来地势逐渐增高,石鱼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上一辈的人说,不能在这条鱼上砍柴或放置锄头、斧头等铁器,否则会伤了大鱼,村前的池塘里就会流出红红的血水……

那口池塘,不大,但塘水很清澈。村民说,这是从淡竹十三都坑引流过来的水。

在村里宣传栏上,我们看到鱼山村原为邵山村下属的自然村,现在为感德村下属的自然村。

鱼山村的村名在光绪《仙居县志》已经有记载,属清十七都,解放初属前王乡。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并为邵山村。年又划并归感德村。

邵山村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几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算昙花一现,村民们习惯的还是鱼山村,也有叫鱼山头。

军属光荣匾额,落款为鱼山大队。在鱼山村村口,我们见到了一座建造于年代的古磨坊。古磨坊整体结构完好,房子内保留有部分器械,分别设置有水碓展示区、水文化展示区、农具展示区,用于全方位展示鱼山村的水文化。

一个村子,有水就有了灵气,有古文物就有了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