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仙居一溪碧水串起美丽经济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蓝天下,永安溪的源头——石长坑就像卧在丰沛大地上的一条“绿丝带”。

起自金竹溪村,流入下岸水库,这条“绿丝带”浓缩的精华段有2公里,位于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金竹溪村。

这2公里水域,对于48岁的吕宽炤来说,意味着天忙碌而美好的生活——作为金竹溪村村委会副主任,新农村建设为村庄带来人气后,他带领村民将房子改成民宿,自己也当起了“民宿管家”。

然而前几年,这段流域还是堤岸破损、杂草丛生、河道不畅,常被外人奚落为“穷山恶水”。

河还是那条河,但思路一变天地宽。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金竹溪村做足“水文章”,走出了一条山水美、文化兴、产业旺的乡村振兴道路。

以水为脉,绘就绿美乡村

“背靠山,大树遮阴,水流清澈见底,且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这可是城里人羡慕不来的。”每天去溪边巡查,是吕宽炤作为金竹溪村村委会副主任的日常。

金竹溪村,曾经可以说“藏在深山人未识”,流经村里的小溪,支撑着整个村庄:洗菜洗衣服、浇菜园、灌溉稻田……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村民选择远离故土,金竹溪村因此凋敝。年轻时,吕宽炤也跟着乡亲们到大城市谋生。

小溪从“繁忙”归于“平静”,他原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将彻底“上岸”。出乎他意料的是,年,他再次与小溪亲密接触。

这一年,为了村里的建设,村“两委”班子把吕宽炤从外地叫回来。“当时村里正着手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吕宽炤回忆。

河道治理、设置拦水堰、新建廊桥……回村后,吕宽炤和其他村干部一起,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永安溪源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新农村改造与之同步进行。”吕宽炤说,全村房屋原来基本上为土木结构,而且比较破旧,改造后,每一户村民都住上了别墅式新房,“建设期间,我们还在村里铺设污水管网,建设农污终端,提升农污处理能力。”

以水聚财,激活富民引擎

村庄“蝶变”后,游客络绎不绝,随之带来了一波“回乡创业潮”,村里借机发展起了民宿。

村民吕洪卫在上海生活工作了20多年,年回到家乡,今年7月其民宿正式营业。短短两个多月,已接待游客人次,为他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

27岁的吕丞懿同样感同身受。大学毕业后,吕丞懿先在台州市区找了份工作,因为工作性质比较自由,吕丞懿便把家里装修成民宿,平时由父母照管,自己负责在线上接单,高峰期再回家帮忙。

“像吕丞懿这样的大学生在村里办民宿毕竟少数,多数客源还是由村里和旅行社合作,再统一分配给各家,分配标准就是让我们端上‘金饭碗’的治水工作。”吕宽炤说,村里将“护水公约”写入村规民约,对各户实行考核,内容为家门口的水环境维护,以及周边门前屋后的绿化等,做得越好,分配到的客源就越多。

目前,金竹溪村共开办民宿44家,拥有床位多个。年,村里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余万元,每家民宿年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年至今,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以水发力,做好“非遗”文章

但金竹溪村并不安于现状。年,在金竹溪村延续了多年的清音寺七月七庙会,正式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年11月被批准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

如何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化知名度?

金竹溪对现存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吕氏宗祠,以及内设的“清音书院”进行修缮。“每到七夕庙会,村里都会表演舞狮、跳跳马、民歌等民俗文化节目。如今游客多了,希望金竹溪村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喜欢。”吕宽炤说。

此外,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革命老区,溪港乡有着金竹粮仓“开仓济贫”、革命先贤曹老七事迹等红色故事。对此,金竹溪村充分挖掘本村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系列坐标,形成主题教育和情景研学的基础线路。建立乡党史展览馆,融入体验性、互动性、开放式主题党日模式,创新红色地标旅游格局。

吕宽炤告诉记者,年暑假,就有位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过来开展研学活动,“今后,自己没准还会化身教育研学的‘带队老师’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