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推动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是关键指标之一。如何加快突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作为山区26县之一的台州仙居,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山区高质量发展、“扩中提低、村民增收”等目标,创新思维、先行先试,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做法。
今年以来,台州市仙居县依托全域党建联盟,深化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党组织领着跑、村两委携着干、党员带着做、群众跟着富的共富新模式,有效推进县内外企业生产需求与乡村资源要素精准对接,以建设各类“共富工坊”为抓手,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综合赋能农民近距离、新模式、多渠道就业增收,点燃乡村共富新“引擎”。
目前,仙居县已建成“农旅融合式”“产业赋能式”“品牌带动式”“电商直播式”“来料加工式”等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家,20个乡镇街道、76个县级职能部门、家金融企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入盟联村到坊,超额实现“带动就业一万、户均增收一万”两个一万目标。
建坊赋能
打造农民致富新平台
8月14日一大早,仙居县田市镇水阁村“来料加工坊”二楼就已传来缝纫机的嗡嗡声。不过一会儿,村民范秀央便完成了一件反光背心的制作。她说:“在这里做工,每天能赚多元,吃住都在家里,十分方便。”
水阁村富余劳动力有多人,但以老人和妇女为主,普遍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今年以来,水阁村建立“财助共富”党建联盟,通过组织建设联抓、党员干部联动、发展项目联推等举措,依托村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打造平方米的“来料加工坊”,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推动来料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帮助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
“工坊盘活了村里富余的劳动力,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至7万元,连周边村的村民也有很多来我们村做工的。”水阁村党委书记吴焕连说。
在工坊建设初期,吴焕连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前往金华义乌来料加工中心,为村里对接加工订单。随着加入的村民越来越多,工坊也步入专业化,不仅与龙头企业取得订单合作,还在工坊内设立了织布鸟车间、胶印车间等,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经纪人,帮助村民规范操作,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
眼下,水阁村作为仙居县共同富裕试点村,在田市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引领下,已辐射带动田市全镇23个村0多名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
在仙居,像水阁村这样的“来料加工式”工坊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仙居正以乡镇工坊服务中心为核心、村级工坊为单元,串点成线打造“专线”,形成10分钟来料加工圈。“由区域工坊服务中心对来料订单进行统筹安排,村民就近领取来料,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目前全县已打造乡镇工坊服务中心20个、专线条。”仙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产业为基
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建设“共富工坊”不仅是为了把产业链布局到农村,为村民提供便利的赚钱渠道,更要挖掘农村现有的资源,培养特色产业,把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带到农村。走在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的梯田上,村民正忙着修整田坎、除杂草、放水,做好水稻田间管理,放眼望去,处处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而在几个月前,这一带还是无人打理的荒田。
这样的变化,源于一次“大动作”:为化解山区村“有田没人种、有货卖不出”的资源不对等现象,朱溪镇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邀请8家单位参股筹建,招引企业入股,充分整合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建立了余亩的浙东南最大的工坊——红企联村“千亩共富坊”,推动发展杨丰山稻米产业。
“通过前期摸排调研,统计出各村共有闲置可种植水稻土地面积达亩,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水稻。”杨丰山村党总支书记周方平一说到这个就笑得合不拢嘴。
追溯“千亩共富坊”模式的源头,杨丰山片区党建联盟出了大力气。年,朱溪镇牵头整合杨丰山村周边11个村子的农产品资源,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结成“红色联盟”,串联起一个整体的发展集群,凝聚杨丰山片区发展合力。预计常态化运行后,将为朱溪镇增加“家门口”就业岗位多个,大米产量增加36万斤,增收多万元。
而在拥有仙居县最多“淘宝村”的下各镇,“电商直播式”工坊是其最大的特色。下各镇搭建“新农人工坊”平台,通过开设摄影实操、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等课程,为创业电商户提供扶持;定制培训套餐,把年轻的农村党员培养成“红色村播”“带货书记”。目前,已开展特色水果直播带货实操培训21场次,培训“新农人”余人次。
农旅融合
升级乡村创业新业态
农旅融合是乡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仙居立足乡村特色资源,以区域党建联盟为纽带,推动打造“农旅融合式”工坊,开发文化创意、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等新业态,辐射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7月下旬,仙居县淡竹乡大源村某民宿举办首次草坪音乐节,活动环节不仅有露天电影和黑胶音乐会,还设置了11个农特产品产销摊位,为周边村民带货蜂蜜、笋干、番薯等农产品。“这次音乐节非常成功,不仅打出了民宿的知名度,还向游客推销了当地的特色产品,一晚上卖出多元。”大源村党总支书记俞日柱说。
对于大源村而言,该民宿还是一间带领村民致富的工坊。今年3月,该民宿与6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吸收其抱团资金18万元。“低收入农户通过‘共富贷’获得免息贷款,投入到我们民宿的改造升级中,这相当于入股民宿,年底可以拿到0多元的分红。”该民宿工坊负责人说。
该民宿工坊通过雇佣当地赋闲在家村民、租用村集体和村民房屋、“共富贷”入股等方式,实现了村集体、民宿、周边村民的“三方致富”。目前,为村民提供了12个工作岗位,每人每月可增收多元,仅亲子乐园施工的2个月,就为周边村民发放了20万元务工报酬。
依托神仙居景区和区位优势,仙居县委组织部统筹部署安排,全力打造各类“农旅融合式”工坊,通过凝聚组织力量、建立强村公司、制定行业规范、共享客流客源等方式,促进民宿产业提档升级。
在仙居,工坊已成为区域党建联盟在当地的“落脚点”,有效链接企业与农村、产业与农民,深度整合党组织、企业、农户三方力量,成为先行探路“未来乡村”共富新模式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据悉,下阶段,仙居将持续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推动工坊“输血”向区域“造血”、全域“活血”转变,持续放大帮扶效应,真正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