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鑫富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初心我的村——在那神仙居住地方的个中国村庄》连载
(上接53.乡贤文化与乡贤精神)
54.这就是许子兵
人,熟悉了,也就成了好朋友。
因为,多次与许子兵在一起交谈过,我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最深的那次是,可称为不是交谈,胜似交谈的记忆——在全县新上任村和社区两委干部集体谈话会上的发言:本人叫许子兵,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始终记着刻在村文化礼堂上的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刻在墙上,同时也刻在我们村干部的心里。
这些年,我们是按照这个目标去想的,做的。
一是团结班子,勇当“扫地书记”。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们上横街村曾经也是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弱村。年,当上村支书后,我心里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改变这个面貌。年全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我和村两委干部统一思想,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拆。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全体村民动员起来。12天后,全村口露天粪坑不见了,清理垃圾多吨,村容村貌一下子变了个样。大家说我这个书记是“扫地书记”。三年下来,上横街村实施了垃圾分类、人畜分离、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建成生态养殖场,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完成绿化2万多平方,建设公园3个,全靠一个“干”字。
二是带头示范,甘当“捡垃圾书记”。
上横街村资源少、底子薄,有一天农办主任问我,垃圾分类你们有没有决心带头做起来。我说:好!只要对村庄发展有利的,我们就做。垃圾分类看是小事,其实与农村家家户户生产、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一开始村民们想不通,认为“农村就是这样生活的,你们村干部是吃饱了撑的”。我们没有退缩,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来。刚开始,效果并不好,有几户村民不愿意配合。我看到眼里,当着大家的面把垃圾捡起来,放到桶里去,为此,村民们都叫我“捡垃圾书记”。现在我们村不管有没有检查,都是干干净净的,凡是到上横街参观的领导和同志们都夸上横街“真干净”。
三是带民致富,争当“拉客书记”。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想法,上横街的目标是要打造农家乐旅游特色精品村。记得刚开始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时,农户们要真金白银投入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进行改造,大家最担心没有客源,怕收不回成本。最后我向农家乐户们保证,你们只要改造好,客源我负责!国庆节前,第一批改造好的农家乐户面临开业了。想起当初的承诺,我彻夜未眠,当天晚上我就拿着印着上横街农家乐的牌子和名片,到各大景区拉客。
从此,大家都称我叫“拉客书记”。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起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引进台州红太阳旅行社创办九品莲庄精品主题酒店。流转部分闲置农房,打造“三棵树书茶吧”、五方亭等公共活动空间、举办了“阿庆嫂厨艺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成功创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如今,全村共有农家乐14户,床位余个,每户月收入至少过万,上横街村的旅游发展步上了正轨。最后,我想还说一句话,既然当了干部,就要吃得起苦、受得了气。为了村里的发展,要甘当扫地书记、捡垃圾书记、拉客书记。
可让自己情何以堪的是,县委、县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对照自己做的还是还远远不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将团结村两委,把上横街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这就是许子兵。
在人眼里,他就是一个说实话,做实事,讲和合并求进取的人。
村庄要美,干净是第一条。许子兵的成功,是结合本村实际,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党员河段长管清水,由一名支部成员担任河段长,全体党员分段包干,将20多名党员纳入4个网格,每周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
为啥?村里头家家养猪,污水横流、蚊蝇满天;一条沟渠,老早成了死水,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最不堪入目的是那露天茅坑:全村户人家,有口茅坑,都分布在最显眼处,刚捧着饭碗出门,迎面就有人蹲着。整治!包括污水这两三件事,通过党员带头承诺践诺、带头包干负责、带头志愿服务,以党员的标杆作用辐射到户、到组、到村,这才有了让村庄干净起来的主动权。
有一种力量叫“巾帼”,持续且有效。他发动巾帼党员管造势,组织村妇女干部、妇女党员和妇女代表组成“红色娘子军”,上门分发“五水共治”倡议书,调动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到护水、节水中来,自觉做到不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倾倒杂物。
组织夕阳党员管监督。让60岁以上的老党员,自发组建了“夕阳监督队”,开展庭院整治、河道、排污口及周边环境,定期检查。发现有做得不到位的地,及时联系责任人。从“八要事”做起:污水要纳管;人畜分离;清水要流动;垃圾要减量;见缝要插绿;局部要改造;产业要提升;文化要传承。不到一年的时间,东横街村从脏乱差到干净、整齐、美丽,从无人知晓到众人皆知。
针对水质差、水沟臭、沟渠堵塞的问题,在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村里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投工投劳紧抓“治污水”难题,干在实处,有力促进了村居环境改善。短短一年,东横街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树木,穿村而过的小河也清澈见底,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白墙黑瓦的马头墙古色古香,与红花绿树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农家画卷。
围绕一条绿道、一片荷塘、一个农庄、一带民宿,村里排出十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
许子兵当时的目标就是,要将上横街打造成为乡村旅游3A景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捧上金饭碗。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进发,是东横街村共同的向往。
“噼噼啪啪……”在热闹的鞭炮声中,上横街自然村投资万元的游客服务接待中心,每年可为村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在接待中心旁边,一条崭新的田园绿道,一个倾心的荷花池正向着游客招手,示意这边风景独好。
一个初春的上午,在白塔镇神仙居田园绿道上横街村段,一群小朋友由大人带着正在踏青游玩。“带着孩子来这里,感觉很不错,走在乡间的绿道上,听蛙声一片,让他们回归田园、回归自然。”一说起田园绿道,人们赞不绝口。这赞叹,更让老党员郑宝连很是欣慰。他说,几年前,上横街还是一个脏乱差的落后小村,面积不大,村子不富。可就短短三五年时间,村庄变成了竟然变成了景区。
在村道上漫步,不难发现村里党员的河段、垃圾分类包干、党员联系户、农家乐结对户,处处有光彩的名声。党员的主体意识成为东横街一道最美风景。
目前,上横街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与樱桃、桃花、荷花等种植区块一起,被打造成了农业观光带,也是从“盆景”到“风景”的传奇。
如今的村庄,人畜分离、垃圾分类无害化,红花、绿树、稻田交相掩映着古朴的房屋,成为神仙居旅游经济链的有效延伸,勾起游人阵阵“乡愁”。上横街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省森林村庄”“台州市治水美丽村”“市党建示范村”。
作为一个党建示范点,并村前的上横街,没有忘记对周边薄弱村发展的推动。通过帮扶团牵线,他们与附近上邵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经过大半年时间整治,上邵村建立了人畜分离饲养小区,截污纳管、景观池塘建设等重要项目都得以顺利推进,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有仁人志士说,这叫村帮村、户帮户、人帮人。
仙居,人人在青山碧水间感受着似神仙的日子。
又失眠了,真的。在并村前后那段时间,许子兵说,经常睡不好,总想着下面的一步步棋子,应该怎么走才好?看到丈夫辗转反侧,整日挂着个黑眼圈,妻子叨叨不断:“为何非得要当这村书记呢,咱过日子吃饱、穿暖、住舒服是不成问题的,否则以后总会为村里事劳心劳神!”许子兵明白,妻子的唠叨自有道理。
可是,人要脸面呀?许子兵想自己不能光顾妻子说的这边,群众盼望、组织上信任也要考虑进去。这样的道理,肯定要比妻子说的道理大得多。
结果,上横街、下横街和东潘三村合并,许子兵被选为东横街村新任的村党总支书记。年过半百的许子兵,从17岁外出闯荡,到年当选书记,正好一半时间在外头。回村再做村民眼里的“全天候村民”是从来没有想到的。过去,他办家具厂,做汽车垫,开超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就拿自己家建房的事说,当时老父亲几次三番,要他回家造房,等地基批下来,发现旁边围着一大片茅坑。
早已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他,怎么会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呢?才动工,他就想放弃。于是,瞒着老父亲,到县城买了公寓。光订金就交了三次,次次被父亲责怪,许子兵只能认了。上横街距县城四十多里地,人均耕地半亩多。为过上温饱+小康日子,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挣钱去了。当然,也有不少像许子兵这样创业有成。他们一个个尽管在村里造了新房,但谁也没打算长期住在村里。
“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仙居汤面!”当许子兵给我们端上满满一大碗的时候,我与镇里一个同去他家的张书记有点不敢相信,他还能做出这么地道的风味面食。和着一股热气腾腾的菜肉面特有的烤箱,我边呼呼地正吃得过瘾。边听张书记说,他就是坐在许子兵家堂前,蹭面吃的常客,意思是以后到了中午,或者傍晚,只要在白塔地盘上,尽管到子兵书记这里来吃。
明白,我频频点头。
许子兵他,站在锅灶边朝我和张书记笑着说:“吃碗面条,是吃不穷的,以后尽管来!”原来,自他当上村支书后,两委班子不知那天开始,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只要谁遇上了生日,大家就到谁家里吃饭。用许子兵的话说,这叫一举三得。
一是一起吃饭,其实就是开个圆桌会议,可以商量急的事情;二是可以让群众知道,村干部很团结;三是能够坚守村里“吃饭零支出,从班子做起”这根红线。那么,平时没有遇到生日时,班子成员是怎么个样子的?我问的同时盯着许子兵的表情。
“喝茶,就在我家里,每个晚上没有特殊情况,都已经习惯了开自觉的茶聚碰头会。”觉得有什么事要说,在茶桌上、饭桌上都可以摊开来说,怎么好,就怎么来。许子兵就这么爽快。
与前任主任郑宝连搭档了两届,换班时提前一天通知,就以这样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方式交流通气,很顺。许子兵说着,就要给老主任打手机,我们说不了,他眼一瞪,告诉我们“:老主任原先是在苏州做小吃的,可尝尝他的手艺!”话里,我们早听出了许子兵的“和合经”。
开始当支书时的那阵子,妻子在昆明替代丈夫做超市生意,孤身一人的许子兵仿佛不愿述说那段日子。那时,他每天的衣服得自己洗,吃的也是在人眼里不太正常的“百家饭”,再加上事事亲力亲为成了不经意间成就了他的“减肥经”。
瘦了,他的体重一下轻了9公斤!这下,可急坏了家人。
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最后,她回村担起了打理丈夫生活的事,转眼到了新年。按照农村习俗,春节第二天的正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要忙于拜年走亲戚。而在上横街却出现了另一种景象,人们有的骑着电瓶车、摩托车,有的走路,一下子在圳口溪滩上出现了一批拣鹅卵石的人。
从开始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多人。想不到的是七八十岁的王相礼老人也来了,大家欢欢乐乐、热热闹闹拣起一颗颗小小的鹅卵石,许子兵好开心地笑了。
党员王国丈,还用自家的拖拉机,免费为村里运鹅卵石,受到大家的称赞。村民们义务拣起的鹅卵石,可以铺遍村内所有道路,按照原先想买青石板铺路的计划,村里省下了一笔钱。村办公楼是年落成的,后来租给了台州一家旅行社作酒店,当时有不少议论。许子兵算了下,每年只要可保证给村集体,带来30万元收入就行。兑现后,猜疑的人没有了。
记得酒店开张那天,许子兵的父亲坐在轮椅上,听着炮仗声,内心里为儿子努力付出的不容易,眼眶湿润了……就这样重建后的办公楼,如今成了村里一家乡愁特色的酒店。
村子毗邻神仙居景区,每年近千万的游客量,这是最大的资源条件;诸永、台金两大高速下来,驱车到村不足十分钟,这是最强的区位优势;由于过去经济不发达,许多老宅子得以保存,这是最厚的历史积淀。在许子兵看来,要让这些资源变资产,要让美丽乡村变美丽经济,要让老百姓自觉呵护环境,还得靠产
经过宣传鼓动和政策扶持,年,首批12家农家乐和民宿装修后开张。
通过跑景区,对接各大旅行社,许子兵说在年,民宿有了起色。其实,住的问题直接关联着吃——吴飞燕的过去,她是外出开早点铺的,自回村搞农家乐后,最开心的是她的孩子,一直高兴到跑去老师那儿,说自己再也不是“留守儿童”了的地步。
如今,吴飞燕一人兼任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收入比往常高不少。我们现场看到她家当时的10多个房间,叫客满,这是这户人家最开心的事了。
一打听,住的都是中国美院在附近写生的学生。
上横街启动老屋改造,是年的事。经过美院老师的设计,过去的碾米厂成了品位十足的咖啡屋,取名“三棵树”,臭气烘烘的猪栏成了艺术品工坊,定期展览无骨花灯等当地非遗,还有废弃的角落,打造成“五方亭”,用作休憩的公共空间。
“十一国庆节”到了,村里和花田联合举办“稻香丰收节”,从村民那儿,搜来了最原始的打稻机和手摇风车,让游客下地割稻,体验农事节庆,晚上再观灯光秀。没想到,顶峰时期,村里一天涌入了五六千人。在镇党委、政府和县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筹集到多万元资金。
一个旧祠堂,开工修缮。与此同时,在村东头入口,新建一条50多米长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以提升上横街村的文化品位。当时,村两委讨论决定,考虑到村集体经济困难,村两委干部误工补助每天40元,一年误工补助不能超过天,也就是说,村干部误工超过天的,都当作义务劳动。而村民参加环境整治,男劳力每天补助80元,女劳力每天补助50元,报酬要比村干部高。
许子兵跟两委干部说,当村干部就要吃点亏。镇党委张书记当时到村里对许子兵说,上横街村要申报AAA景区,这样能提升品位又能把农家乐搞兴旺。许子兵觉得这是一个好点子。他马上实施,一项项对照AAA景区要求搞。
年11月21日,仙居县第十四届党代会召开。会上,许子兵当选为仙居县委候补委员,年增补为县委委员,成为全县唯一一位农村基层干部身份的县委委员。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好!土地流转,可以让村民提高土地收益率,而且还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就业的机会。他调整思路,从原来的亩土地全面流转,改为分块流转,分步实施。
在规划的流转土地,用于“四季花海”旅游观赏项目里,流转一块,开发一块,流转成功的农民,优先安排在“四季花海”里,打工挣钱。
村民们一看,流转土地每年有租赁收益,每天打工又有元收入,认为许子兵真是为村民办了大好事!这样,在村里的劳动力,就全部可做发家致富的事了。在东横街“,乡贤精神”其实已在间接地转换为“乡村经济”了。
那是一个气温高达35摄氏度的下午。在许子兵的笔记本上,记着这天,日期是年7月24日。不顾炎热,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专门到上横街考察调研来了。时任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仙居县委书记林虹等领导一起陪同考察。省、市、县三位书记一起来考察,这让许子兵心里有些紧张,村里万一有哪些工作做得不到位,这脸面就丢大了。
从上横街村口的文化长廊,到沿着村里各个景点一路走来,镇里的张书记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车俊书记汇报:上横街村的新农村整治项目情况。经过“九品莲庄”,车俊书记得知上横街村里,为了消除经济薄弱村落后面貌,卖掉村里旧办公楼,创新思维建起新大楼出租,让村里每年有一份固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他点头表示肯定。
大家来到“三棵树咖啡屋”和“猪栏工坊”,看到上横街村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改造村容村貌,留住乡愁。车俊书记笑了。要去“花香猪舍”考察人畜分离示范点时,车俊看到不远处的“五方亭”里坐着的四五个老年妇女在聊天,便径往“五方亭”走去。
于是,大家只好改变路线也跟了过去。
车俊来到“五方亭”,笑眯眯地对着几位老太婆说:“老人家,你们现在感到村里搞得这么样?”老人们便都笑了,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说:“好!好!现在村里搞得相当好!”车俊也开心地笑了,对着陈奕君和林虹说:“你们看看,她们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看出来他们的点赞也是发自内心的。”
车俊一行离开“五方亭”,村里一位干部问老人们说,你们知道刚才问你们的那位是谁?她们说,我们哪里知道?每天游客一拨一拨,来参观的领导一拨拨,我们小老百姓哪里知道来的人是谁?村干部笑着说“:那是省委书记!是来我们村最大的官了!”老人们笑着说,早知道是省委书记,要当面好好夸夸许子兵。
车俊一行参观了“花香猪舍”,接着来到村文化礼堂,大家坐下来听取镇里的汇报。当知道了上横街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还知道许子兵放弃经商、回村创业创新的事迹。车俊表示赞赏,并指出,要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好,把乡村产业培育好,把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在前列。
许子兵听到车俊书记对上横街工作的肯定,感到很高兴,也感到今后更要把村里的事,做实做好。
“来,我们合个影!”
座谈会一结束,车俊书记亲切关怀的话语,让许子兵遇上了这个想都不敢想的机会。能与上到省委、市委、县委三级书记,再是镇党委书记和自己合影。那天,在许子兵的心头,是甜蜜无比的感觉!难忘的一刻,就这样,定格在了快门里!(未完待续)
作者:蒋鑫富(笔名江风)浙江绍兴人。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特聘校外导师。现为《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中心(数字化中心)主任、总编辑。穿过12年军装,在部队荣立过创作报道三等功。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原杭州大学新闻系(现浙江大学)。代表作有被列为“文学解读浙江创作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鉴湖长歌》、小说散文集《乡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