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长林
整理:赵客
走进前门外鲜鱼口内不远,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路南有座两层的旧式铺面小楼房。这便是过去专营北京风味小吃炒肝的会仙居旧址(现为中原照相器材冲晒部的库房)。
下面就笔者对会仙居第三代掌拒(刘宗德)和在会仙居工作过的老师付们(丁永禄、多宝智等)的访问,对会仙居经营炒肝的前前后后做一粗略的介绍。
从夫妻酒店办起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鲜鱼口内的大顺记鞋铺因经营亏本,把一间门脸的铺面出租给一个叫刘永奎的北京人。刘永奎和老婆开个夫妻小酒馆,起个字号叫会仙居,专营黄酒和花生、松花蛋、咸鸭蛋等下酒小菜,买卖还不错,可刘永奎很快沾染上抽大烟的恶习,懒于再做买卖,膝下又无儿子,只好把自己的妻弟刘喜贵(京东北花园村人)请来帮助照应生意。同治末年刘永奎夫妇相继身亡,会仙居便归了刘喜贵。
刘喜贵本是个农民,既无手艺,也不会作买卖。因此托人将大儿子刘宝忠、二儿子刘宝奎分别送到饭馆去学徒(三儿子刘宝臣因年龄小,留在家里)。大约是光绪二十年前后,老大、老二都学徒期满出师,老三也长大成人。哥仨先后来到会仙居帮着刘喜贵做买卖。自此会仙居在经营品种上开始有些变化,白酒代替了黄酒,添上了自制的酱肉和火烧。人员由一个人增加到四个人,但生意却没有兴旺起来。会仙居仍是个不起眼的小酒馆。
白水杂碎到炒肝
庚子后不久刘喜贵去世,会仙居由他的儿子刘宝忠哥仨共同经营。哥仨在作生意上既齐心又肯动脑子。当时会仙居旁边有个叫广来永的白水汤羊铺,夫妻俩自制自卖,生意很兴隆,这家买卖使哥仨很受启发。开始,哥仨模仿广来永白水汤羊的制法,买来猪肠、猪肝、猪心、猪肺等,洗净后猪肠切段,猪心切丁,猪肺切条,猪肝切片,然后放上花椒、大料、盐,用白汤煮,起名叫白水杂碎;又将原来的火烧改为叉子火烧。叉子火烧,用盐水和面,压成一个个厚薄均匀的面团,先用饼铛烙一会儿,然后用铁叉子叉住,放在炉内,文火烘烤,出炉后外焦里软,咸淡可口,倒颇有特色,但白水杂碎却因作料不讲究,制作工艺简单,日子一长顾客很不欣赏,尤其是其中的心和肺,桌上地下,吐得到处皆是。结果会仙居的买卖并未因这一改进而有多大起色。如何再改进白水杂碎,哥仨一时拿不定主意。
当时《北京新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他经常光顾一些有北京风味的小吃店,和刘宝忠哥仨颇熟,在聊天中知道了哥仨的心思,于是便出主意说:你们干脆就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后勾芡,起名别叫烩肝肠,叫炒肝,这样也许能吸引人;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炒肝,你们就说肝炒过。过些日子我在报纸上再为你们宣扬一下。······哥仨一听连声说好,决定就这么办。
他们先将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腥臭味以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使肠子能热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肠子烂熟之后切成五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鲜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的条儿。哥仨在作料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先将食油熬热,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刻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放入罐中备用。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汤。一切原料和作料备齐以后开始制做炒肝。先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将切好的生肝条放入汤中(肝比肠贵得多,虽叫炒肝,可肝只占三分之一),马上勾芡,芡要勾得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炒肝就制成了。为保证每锅炒肝的质量,哥仨决定由手艺较好的刘宝奎掌灶。他们总是卖一锅作一锅,从不提前作好,以防止勾出的芡汁稀澥。炒肝比白水杂碎费工多,成本高,如果还使用原先的大碗出售,那就要赔本,但要价高了,又怡没人吃,因此他们特别定制了一种口大底尖的喇叭形小碗,这种碗看起来好像挺大,实际上盛不了多少东西。这样,虽然每碗只卖两个铜子,可还很有赚头。会仙居的北京风味小吃一一炒肝,就这样问世了。
全盛时期
刘宝忠哥仨精心调制,不断改进,使他们的炒肝有了独特的风味,许多顾客连进两三小碗还意犹未尽。杨曼青果真在《群众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会仙居炒肝的文章,还说了猪肠、猪肝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好处等。这样一宣传,会仙居门庭若市,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哥仨就由小碗改为中碗加价出售,后又改为大碗。买卖出现了空前的兴旺景象。“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当时人们曾这样赞美会仙居的炒肝。会仙居的伙计、徒弟很快地发展到十多个人,一间门脸的店房已容纳不了众多的顾客。民国初年,哥仨大兴土木,从一间平房发展到两层楼房。门口挂上了一块大匾,上写“会仙居”三个金字。店堂扩充后又在二楼开始兼营馄饨。这时期杨曼青又写了一本书,书中对北京有名的独家买卖一一介绍,其中对会仙居的炒肝又大加宣扬一番。至此会仙居以经营炒肝而名闻北京城。会仙居当时虽已是一座两层楼的店铺,可是刘家哥仨为了招徕顾客,还是将炒肝锅架在门口外。过往行人只在锅前稍一停留观望,马上就有一位小学徒手端一碗炒肝送到你面前,盛情难却,只得吃上一碗。刘宝忠哥仨对一些老主顾格外照顾。临近的华乐(现大众剧场)和广和两个戏园子的梨园界人士,大都是会仙居的常客,这些人只要打声招呼,不管是谁,刘宝忠就会亲自来到戏园子后台,将一碗碗凉热可口的炒肝送到你面前。这时期的会仙居平均每天要加工近百斤的猪肠,儿十斤的猪肝。由早至晚徒弟伙计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为了保证炒肝的质量,甭管多忙多累,都由刘宝奎来掌灶。徒弟、伙计只干洗肠、切肝、烙叉子火烧、洗碗、跑堂等活。
刘宝忠哥仨虽想尽办法使炒肝成为会仙居的绝技,达到独家经营的目的,但毕竟炒肝的原料便宜,制作比较简单,时间一长,许多小商小贩难免相继效法。于是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许多卖炒肝的摊贩。到三十年代初,会仙居的斜对面竟也开设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店铺——天兴居。天兴居的旧址原是一家刻字铺,刻字铺因为失火,将铺面出租远香馆饭庄的掌灶厨师洪瑞和天桥卖大饼的沙玉福二人。洪、沙二人合资开起了这家天兴居炒肝铺。天兴居的出现,使会仙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刘家哥仨于是在制作上更加精心,从不敢偷工减料。结果,会仙居由于字号老,质量好,还是远比天兴居能吸引顾客。可是没过多久刘宝忠哥仨相继去世,会仙居就由刘家的第三代一一刘宗德、刘宗元、刘宗仁、刘宗玉、刘宗秀叔伯兄弟五人接手经营。
老店的衰落
刘宗德兄弟五个在作生意上既不如他们的父辈那样能干,又互不信任,很不齐心。哥儿五个按月轮流坐庄当掌柜,每个月的盈利,谁当掌柜就归谁。在交接班时,规定上一班的要为下一班的准备好一天的原料,可时间一长,大家都想多赚钱,就不遵守这个规定使得下任掌柜接班时,不是少东就是少西;制作炒肝的关键工序一一洗肠子,后来也没有专人负责了,经常是谁有空谁就潦潦草草的洗一洗,致使做出的炒肝有很大的腥臭味;最后,连掌灶这一重要环节也由一般的伙计来承担了。会仙居炒肝的质量越来越下降,原先的风味都失去了!
天兴居的两位掌柜了解到会仙居这种糟糕的局面,觉待正是抢买卖的好机会。于是便加倍精心制作沙肝,提高质量。他们大体上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①设置专人洗肠子,洗之前去掉肠头、肠尾,以保证肠的肥美;②猪肝也选用肝尖部位;③在使用作料上大胆灭新,用上等好酱油代替酱色,用刚刚问世不久的“味之素”代替口蘑汤;④购进淀粉之前,掌柜先冲一碗看看,如果又透明又清亮,价钱贵些也要,否则多便宜都不要;⑤挑选手艺最好的伙计掌灶;⑥在经营手段上也不断翻新,如设雅座、雇女招待、装配电话,用肠、肝等下脚料烹制各种菜肴,廉价出售。这样一来,天兴居炒肝的风味和销售量很快就赶上和超过了会仙居。会仙居的老主顾也逐渐转到天兴居来。到解放之前,会仙居的买卖越来越不景气,加上刘宗德哥儿五个中有几个抽上了大烟,使得这家有儿十年历史的创出北京风味的炒肝老店,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解放后,会仙居终于在一九五二年以出租的形式把字号转让给了康克文、年福祥、司永泉三人。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
北京市崇文区《文史资料选刊》第4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