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热爱古建筑与历史的人,真没想到竟然在台州的仙居县被我发现了一幢古建筑:桐江书院。它古朴而沧桑的外观,诉说着无尽的历史,犹如古人烙在仙居的一段文字、一个符号。桐江书院的建造人由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因方干是浙江桐庐人,故以“桐江”为名。桐江书院是仙居县最早建造的书院,号称“江南第一书院”,是“永安溪流域的文化摇篮”。也正是它,掀起了仙居县的读书史,从而涌现出一辈辈有才有志之士。或者不夸张地说,是桐江书院觉醒了仙居人读书为官立志报国的意识,也让仙居刮起了儒学之风。自隋朝大业元年(年)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至唐代末年,近年中,台州仅考取3名进士,而这3名进士均为仙居人!桐江书院占地面积约多亩,前有鼎山叠翠,后有溪水萦回,东有鉴湖烟柳,西可登临道源山,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多年,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书院。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在此讲学,还特意送自己的儿子在此就读。走过一座横批为“东南道学世家”的牌坊,再跨过一座状元桥,桐江之水静静流淌,与书院背后的鉴湖一道将书院围拢起来。此时,我心中有一个疑问,这“东南道学世家”难道是现代人拍给桐江书院的马屁?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也是有一段历史的。朱熹在桐江书院讲学时,曾经有一位慕名而来的46岁“男青年”叫王一朋,与朱熹儿子一同读书。后来王一朋为官后,在桐江书院落成之际,送来两块牌匾,其中一块便写着“东南道学世家”。只可惜原匾已丢失,这才有了牌坊上的“东南道学世家”。现往前走,两棵挺拔的苍天大树在书院面前格外醒目,据说由朱熹亲手种植,本来种下了4棵,保留下来的仅剩下两棵。其实,与那两棵消失的古树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桐江书院。这座江南第一书院曾于年一度被毁,废弃多年后才于年重新拔地而起。如今,它依然坚挺地屹立于原址,巍然不动。跨过桐江书院的门槛有两座讲堂,分别为鼎山堂和大成殿。当年,28岁的朱熹第一次来桐江书院讲学时,它仅是一方面积小小的义孰,当52岁的朱熹第二次来访时,当年的迷你义孰已变成了桐江书院。感慨万千的朱熹又看到王一朋赠送的牌匾,更是心潮澎湃,便挥笔题下了“鼎山堂”三个字牌匾,就挂在书院前殿的屋檐下。大成殿供奉着孔子。书院两厢分别有先贤堂和藏书阁,里面设两个展馆:御史文化厅和书院文化厅,后天井还设有一只惜纸炉。御史文化厅展示了仙居镇52名御史监察官为官做人治家的辉煌而荡气回肠的历史,书院文化厅展示了桐江书院的传承与发展。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一间“立体厨房”。打造了一个有着锅灶、碗柜、瓢盆、八仙桌、长板凳的场景,展示着“仙居八大碗”文化史。古时仙居人每当婚庆嫁娶、亲友相聚时,就会摆上八大碗八仙桌,配上四尺板凳,按辈分、宾主论坐,依次上八大碗。传说,八大碗是八仙每人做的拿手好菜,分为上四碗和下四碗,分别为采荷莲子、湘子海参、铁拐敲肉、钟离翻碗肉、洞宾大鱼、仙姑肉皮泡、国舅泡鲞、果老豆腐。光听名字都能让人直流口水。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八仙桌上仅有5道菜呢?一座桐江书院,诉说仙居近千年文化史,跨过门槛走近书院,便打开了仙居人美好的精神家园。旅游攻略:桐江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