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化故事走进满族古镇,寻找记忆里的乡愁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515633.html

具有满族特色建筑的永安满族镇正黄三村村委会

永安满族镇正黄旗四村的满族风情牌楼

古镇犹如散落的珍珠,承载着久远的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镇永安,细品古镇韵味,感受古镇的灵气和人文底蕴,探究古镇神秘的故事。

永安满族镇,比绥化的年龄还要大很多,过去有“先有永安,后有绥化”之说,它是清同治元年许多商人往来的一个重要集镇。当年这个地方的繁华程度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集镇,就算过去这么多年,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消退了,但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初的繁盛。

永安原名“十间房”。年(清道光五年)春,有一名叫依桑阿的满族人在此地开荒。翌年,依桑阿有两家亲属来此定居,共建十间“马架子房”,故称“十间房”。其后商业逐步兴起,形成了小集镇。原属呼兰副都统管辖,年(清光绪十一年),划归绥化厅管辖。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划分行政区时,于此设置永安区。中华民国初年,改为永安镇。东北沦陷后,始设永安保,年改设永安村。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永安区,后改为第四区。年设置永安镇(村级镇),年撤销镇的建制,仍隶第四区。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永安乡。年8月,将红旗、连岗、永安3乡合并成立永安人民公社。年又将永安公社划分为永安、红旗、连岗3个公社。年3月,将永安公社改为永安镇。年8月,改为永安满族镇。

永安满族镇是以满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习性既有满族不畏艰险、粗犷豪爽的气质,又有汉族勤劳朴实、淳厚善良的品格。走进古镇,那条古老的长街还是那么绵长,它清晰地记录着古镇的过去,诉说着历史,可以想象,过去有多少商人在嘈杂中聚在一起。走进古镇,你会感受到这里无序的时间和空间,仿佛你走过了几百年前的时间隧道,到达了一个山谷。古镇的存在,不但保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而且还为被“现代文明”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提供了一块心灵回归的“净土”。古镇似乎在告诉人们:永安,这篇大文章还远远没有结尾,需要今天的人们继续用“心”去书写。

韩鹏宇,绥化市的清史研究专家,民革绥化市委副主委。日前,他向介绍了古镇永安的历史由来。

清同治元年(年),北团林子迎来了一批重要的客人,说是客人,是因为他们此前从未来过此地。此次来访,他们是按照朝廷的旨意来此定居。但早已搬迁来此的闯关东的流民们并不相信这一点,东北天寒地冻,满洲贵族会到这里定居?这是天大的笑话,虽说同治皇帝是效仿高宗乾隆帝的做法,将京城一些闲散八旗移民东北,也下了诏书,自然不是儿戏,但皇帝本人没来过这里,京城的冬天和东北的冬天相比算是暖冬了,他哪里知道这里冬天的寒冷。这些在京城养尊处优的满洲贵族们,哪里受得了这里的苦?所以,称他们是客人,意思是说他们早晚坚持不住,是要回去的。

既然来到这里,就要看一看,毕竟皇命不敢违,否则是杀头的罪。无论当时的那户满族究竟怎样想的,他们从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草帽胡同的旗务衙门领了饷银、车马,出发了。这户全部为正黄旗和镶黄旗,为满洲贵族上三旗。他们从北京城到十间房,行程多公里,每路过一个驿站就歇一歇,走了约60多天,终于在阿勒楚喀(今阿城市)见到了北团林子前来迎接的武营官员。

早在他们来之前,北团林子武营官兵们配合从京城派来的安插京旗负责修房的官员们,在北团林子百姓的支持下规划修建了10个营屯,每屯15户。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永安的十间房就建成了,远望过去,那套硬山式、砖木结构、双层灰瓦铺顶的房屋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在当时,无论是房屋的建设质量还是规模,都堪称一绝。

从繁华的皇城根来到白山黑水之间,或许还有一些耳目一新的振奋,但很快便被生产生活中的诸多不适应而磨灭殆尽。那时的北团林子东大街已有许多商铺,街市上南来北往的流民大多垦荒,有了自己的土地,也建起了自己的房屋,一座小城,有了些许的模样。但在永安的十间房,其环境远不如北团林子城里,虽然十间房开发建设得比北团林子早,但在经济发展、居住人口上都被北团林子赶超。吃的喝的用的住的,同比京城,标准大大地降了许多,这令大家很失望,有些人也很快有了想要回去的想法。好在有一样东西尚可吸引他们,那就是土地,按照朝廷规定,每户可以承领土地75晌。这是朝廷赠送给他们的礼物,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是难以想象的,这些人因为有了这些土地,开始打起了土地的主意,如何从中获取财富成为一些人的共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从他们踏上这一片土地开始,他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主。这种同比流民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以及从土地中获取的财富极大地安慰了这些满洲贵族,有人偷偷地跑回了京城,但大部分还是留了下来。

清光绪二年(年),经黑龙江将军丰坤主动奏请,在原有10个营屯基础上再规划增加10个营屯。此年,开始工程建设。至光绪五年(年),全部建设完毕。相继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正红旗四旗入驻,最终形成了20营屯的规模。

20营屯建立后,随之而来的是满族先民们带来的丰富的满族文化,他们与汉族文化交织融会在一起,灿烂照耀星空。

韩鹏宇告诉,关于永安的20营屯,还有一段厚重的历史。

据说,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征伐。期间,努尔哈赤曾在永安满族镇附近避难。后来,一直作为封禁围场的临时驿所,禁止垦荒放牧,致使此地林木繁盛茂密,荒原一望无际。

如今的永安满族镇半截塔湿地就是当年努尔哈赤避难的地方,也是女真族的居住地。因为半截塔积淀了深远的历史背景,所以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从绥化市区出发,沿绥望路西行,到20公里处下道,拐入太永公路,到7公里,就是永安镇半截塔湿地。

半截塔,它和曾经的一段历史一起写进了岁月里。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在这里避难时,住了一夜,第二天便率兵远行。永安镇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他避难的地方修建一座土塔。但是,修到一半的时候,土塔突然坍塌,只剩下半截突兀地立在那里,老百姓认为这是神灵在暗示,不让往高处建,所以,建筑就搁浅了。这样,半截塔一直留到今天,成为人们凭吊先人的去处。

韩鹏宇说,到了咸丰末期,由于连年战争和灾荒,造成清庭内忧外患,财政贫乏,兵饷不足。为保卫边疆,开发资源,筹调物资,挽救财政危机,朝臣几次奏议允许旗人在东三省屯田开荒,以恤旗业。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屯田实边。年,顺天府府尹蒋琦龄奏请向东北“移八旗散丁数万,开垦闲田,以资生计”,获皇帝批准。同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亦奏请,在呼兰河流域水土肥沃、草木丰美、最适农耕的两处荒原即铁山包(现属伊春铁力市)和十间房(现属北林区),各拔京旗散丁名驻守屯垦,分别编为10个营屯,铁山包驻两蓝旗,十间房驻两黄旗,京旗到防前可招民人(未编入八旗的汉人等)代垦。此奏当即获朝廷批准、施行。这样,南来的屯垦旗丁、代垦的汉人及其家眷便在北团林子停驻,埋锅设灶,宴饮拜别后各奔东西。其后,过往停驿的人逐渐增多,开始有人在此定居常驻,商业逐步兴起,形成了小集镇。

年,清朝廷准许将十间房附近的10屯扩充至20营屯,因当时在铁山包出生的小孩多患大骨头节病,故那里的部分旗丁也陆续迁至十间房附近驻垦,并正式设定20营屯营基:正白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红旗自东向西排列,每旗各五屯,自南始依次头屯至五屯,营基间距南北四里七,东西九里四。清朝廷在十间房设置隶属呼兰副都统的旗营,设武营(官职)统领旗营、监督营屯事宜。年,20营屯营置建设全部完成、旗丁名册和屯田数据造册均呈报将军衙门,20营屯建制完全形成。同年,北团林子丈量城基,正式筑城,亦隶属呼兰副都统管辖。年,朝廷在北团林子设绥化理事通判厅,20营屯划归绥化理事通判厅管辖,绥化自此始称。

朱文侠,原北林区永安满族镇党委书记,日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在永安工作了多年,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满族是一个能够向先进文化靠拢、积极吸收优秀品质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虚怀若谷、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民族,是一个不狂妄自大、惟我独尊、墨守成规的民族,是一个能够去粗取精、吸收创新、勇于借鉴,还能坚持自己特点的民族,更是一个能以很高姿态淡化民族矛盾、让汉人在短时间内去掉夷狄之嫌并被接纳的民族。

如今,走进古镇,一串串的大红灯笼挂在镇子店铺的门楣上,生活气息浓浓地笼罩着古镇,古镇因此有了暖暖的气质。在这充满烟火气息的古镇里,你能品味到尘世中最简单的生活。就是这份简单,慰籍着尘世里忙忙碌碌的凡身和一颗颗不安分的心。在古镇,没有岁月里的惊慌,日子踏实得像古镇棉布店里的手工棉衣,温厚而柔软。凝视古镇,我们看到了一种沧桑,一种力量的积蓄,一种文化的沉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文化气息和岁月中酝酿已久的味道。

作者/来源:绥化趣闻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