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境报丨仙居从赶猴上山到迎猴下山意识

保护野生动物

人与自然共存

近日

《环境报》刊文

《从赶猴上山到迎猴下山

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改变了村民对待动物的方式》

全文如下

“我感到很荣幸,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保护野生动物。”在受聘担任浙江省台州市“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大使”后,女足队员李梦雯很激动。她赠送给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一枚由全体女足队员签名的足球,希望协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女足队员李梦雯受聘担任“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大使”

同样激动的还有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仙居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建平,“希望能借助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一直以来,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多形式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同时,带动更多社会公众参与进来,为仙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民间组织的智慧和力量。

截至目前,仙居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是浙江省29个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

猎户转型

参与巡山共护共保

“保护野生动物,首要任务是要摸清其分布情况。”李建平表示,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成立之初就组织开展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一方面仔细查阅生态环保、林业和国家公园管委会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在县域范围内的重点区域拍摄大量清晰图片,基本摸清了仙居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种群状况、受威胁因素等,并以此明确了工作方向:开展巡护、做好宣传、组织救护,并积极建言献策、沟通协调,辅助政府部门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开展巡护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巡山和巡查市场。”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焕荣告诉,巡山就是到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山区去巡逻,主要查看有没有非法捕猎行为。目前,协会志愿服务队有60余名成员,大多都是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热心人士,还有一部分骨干成员则是原来的猎户,他们对山林熟悉,对野生动物习性比较了解,所以对于巡山很有经验。

对于协会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吴新洪来说,一次巡山守护国家二保护动物画眉鸟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当天,我们凌晨4点就到山上蹲守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多名违法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有效震慑了非法捕捉鸟类的行为。”吴新洪说。

在巡山时,协会成员不仅巡查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还会留意山上有没有用来捕捉动物的夹子、套子和陷阱。一旦发现,就立即清除。李焕荣告诉,自去年以来,协会清除了35个套(夹),“任何非法捕猎的行为均是犯罪,而且随意放捕猎铁夹容易误伤村民。”

为防止野味出现在餐桌上,巡查市场也是协会巡护工作的重点。协会自成立以来,多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到农贸市场、农家乐、饭店等地方开展突击检查,严查处理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除了巡护,为让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参与保护行动,协会在“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纪念日举办讲座、发出《野生动物保护倡议书》,创作保护野生动物的文艺作品等,组织宣传队走进千家万户开展宣传。

“宣传多了,很多村民甚至主动邀请协会为他们讲课。”吴新洪告诉,“仙居种杨梅的梅农主动要求我们讲课,科普遇到蛇的应对办法。”

眼下,协会组织的野生动物宣传不仅走进乡村社区,还走进校园,向小朋友科普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邀请他们参加放生活动。“近距离的接触感受,更能触发小朋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吴新洪说。

24小时待命

去年救助只动物

除了开展日常巡护和宣传外,野生动物救护也是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平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特地设立了野生动物救护站,并开通了举报电话和求助电话,24小时待命。”37岁的吴羽翔是协会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

一年到头,吴羽翔有多天都在救护站值班或奔赴在救护野生动物的路上。及时发现病危野生动物,第一时间联系专家进行科学救治,悉心照料放归自然……最晚的一次,凌晨两点多,他还在执行紧急救护任务。

“不仅不辞辛劳,而且每次出动救援,他都开自己的车,为救护野生动物自掏腰包好几万元。”提到吴羽翔,李焕荣赞不绝口。说到为什么会毫无怨言地既出钱又出力,吴羽翔憨笑着表示,“因为喜欢”。他告诉最近救助红隼的故事,“当时它的翅膀断了,奄奄一息。经过伤口消毒和一段时间悉心投喂后,红隼一天比一天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很有成就感。”

吴新洪、河吴羽翔放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

还有一次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的经历,也让吴羽翔打心底里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那是去年7月的一个台风天,我们接到电话,一只中华穿山甲需要救护。”吴羽翔说,放下电话,大家便不顾个人安危冲进风雨里,立即赶赴现场展开救护,同时联系有关部门,请求专家和专业设备的支援。因救护及时,最终穿山甲健康放归大自然。这件事不仅被多家媒体报道,还得到当地民众的纷纷点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保护协会,加入到吴羽翔等人救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仅去年一年,协会就开展了69次救护,救回了只动物,其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占到了一大半。

巧解“猴患”助力发展

“通过多方努力,大家的保护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说到这,李焕荣眼里满是笑意,“从‘猴子又来了,快去赶’到‘猴子来了,我们有伴了’,淡竹村村民的态度转变,就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最有力的证明。”

为什么村民对“猴子”的态度会截然不同?

以前,每年春节前后,由于山上找不到食物,野生猕猴会下山觅食。刚开始,村民为了保护庄稼都会驱赶猕猴。

“扔石头、用棒子打、敲锣什么的都有。”李焕荣回忆道,“猕猴破坏农作物,有些村民反感也能理解。毕竟辛苦种的粮食,到头来打了水漂,搁谁心里都不好受。”

动物保护协会党支部为购买猕猴食物捐款

为了解决“猴患”,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寻找既能让庄稼免受侵害,又能保护猕猴的两全之策。“多方调研后,解决方法总算有了眉目。”李焕荣说,协会多次与政府沟通,建议由政府出钱给全县村民的农作物买商业保险,只要农作物被野生动物损坏,就可获得相应理赔。另外,协会还特地买了玉米、苹果、花生等食物,放在山坡上,供猕猴取食。“这样一来,就缓解了人猴关于粮食争夺的矛盾。”

“现在只要竹林枝头传来‘哐哐’的声响,村民们就知道是猕猴来了。就会放一些食物在村边的山坡上,然后远远地走开不去打扰它们。”李焕荣介绍,一般每天上午10点多和下午三四点,都能幸运地看到猕猴在村里穿行戏耍。它们先是下来几只探探周围环境,接着多只的大部队便会鱼贯而出,好生自在。

仙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为野生猕猴投放食物

渐渐地,猕猴下山进村成了当地一道特色的风景线,每年猕猴下山进村季节就是淡竹村人气最旺的时候。“来村里看猴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可达千余人,村民们通过卖番薯、冬笋等土特产,收入增加了不少。”淡竹村村书记余军高兴地说,“这些猴子是村里的财富,做好人与猴和谐相处这篇文章,可以带动村里旅游业的发展。”

“现在精品农家乐、精品民宿都在规划建设中,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未来,我们会继续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甚至投资优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余军说。

小编:沈宇航

主编:李璐

统筹:杨丹宁

监制:郑思佳

来源:环境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环境报

作者/来源:九派观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