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村干部帮卖货农户增收十余万

90后女子陈玉琴作为浙江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的共富生活委员、书记助理,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百花村人。

今年春天,浙江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的茶叶滞销。陈玉琴凭借在自媒体平台搭建的直播间,通过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截至目前,她在3个月共帮助全乡农户销售多单,增收18万余元。

从三棵莴笋开始卖起

百花村坐落于仙居县溪港乡西南海拔多米的高山上,村里总人口多人,如今留守在村子里的只有七十多个老人。

陈玉琴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村里老年人并不了解互联网、短视频、网购,在他们的概念里,种的东西都是自己拿来吃的,没有想到能够在网上变现,也不相信通过手机就能把农副产品给卖出去。

谈起村民们的转变,陈玉琴回忆,在基层工作时,有个养羊的大妈给了她三棵莴笋。陈玉琴说要把莴笋放到直播间里卖,大妈却说:“莴笋自己拿去吃,要去卖我就不给你了。”但陈玉琴还是偷偷把三棵莴笋放到了直播间里,结果当晚就成交了。第二天陈玉琴回到大妈家里告诉她莴笋已经卖掉了,又让大妈挖了十几棵。那天晚上养羊的陈大伯和大妈两个人一起来到直播间,站在陈玉琴身后,亲自见证了自家的农产品是怎么从“手机上”卖出的。

这件事情过后,通过网络直播可以卖货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大爷大妈、爷爷奶奶都来找陈玉琴,问她“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拿到直播间卖”。就这样,村民们的热情就调动起来了。

陈玉琴随身携带着账本,每一笔她都会认真记录,搭建助农直播间以来的3个月时间,已经卖出多单,本村增收近6万元,加上乡里其他农户,共增收18万余元。

村民一起参与直播卖货

陈玉琴告诉北青报记者,从小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但外出创业十多年,因为难舍对故乡的感情,她又回到村里。

目前,陈玉琴运营的“浙里有山货”“百花玉琴”两个账号,全靠她和丈夫两个人。直播的时候,陈玉琴在前面直播,丈夫在后面运营;平时的视频由丈夫拍摄,陈玉琴剪辑。“浙里有山货”第一次开始直播卖黄豆根本没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