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横溪镇逢仙桥村走走了,不为别的,就为那充满仙气的“逢仙桥”三字。
都说仙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座古桥都和神仙攀上关系,果然名副其实。
地名志记载:张庄与逢仙桥之间有座石拱桥。据传说在造桥时,有块桥石始终摆不平,不能竣工。此时,恰好来了一个过路人,伸手一动,桥即造好。众人称之逢到神仙,故名逢仙桥。村以桥名而得名。
逢仙桥村离县城七、八十里,据说这个村庄的名字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也是千年古村了。当然说明这神仙文化也浸润了人间千年!
来到逢仙桥村,首先要找的就是那桥。
在村口干农活的老农指点说,沿着这条原来的古街一直走到底,就是逢仙桥。
古街已经不古,或者说古的东西已经消失殆尽,新式楼房带来了美好的新时代生活。
古桥为单孔石拱桥,横跨在村旁的小溪上,桥的那一边就是张庄村。
神仙的传说不仅仅限于地名志寥寥数语的介绍,民间有更丰富的演绎。
《仙居古桥》记载得更详细:古时候逢仙桥村还是叫东庄村,村前那条溪流,阻碍着村民的日常出行。村民多次想动工建桥,苦于河床淤泥太深,挖不到岩层,无法固定桥桩建桥。
由于水浅,小溪流中也不能摆渡渡人。渐渐地,衍生出一个背人的行当——背人过河,赚人钱财。
一日,有一个乞丐老婆子想过溪到东庄讨饭吃。老婆婆无钱雇人背她过河,就自己下水步行过溪。
老婆婆走到水中央的时候,在溪水中站立不稳东摇西倒的样子,看着就要被水流冲走……。
岸上的背渡者看不下去了,大家下去免费把老婆婆背到了对岸。老婆婆千恩万谢地走了,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谢谢你们,我们还会见面的,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都觉得很神奇,说遇到神仙了。
过了几天,一场洪水将溪道冲窄,仅用单孔桥即可铺到过岸。可是在放置最后一块桥面石时,却怎么放都放不好。长了,截短点,一截又短了。换一块太长放不下,截了一点又短了。
正当工匠们懊恼万分时,老婆婆又来了。工匠们立即请老婆婆抽烟喝茶,老婆婆也不推辞。那块无法铺平桥面石,在老婆婆的抚摸下,天衣无缝地铺平了。
在场的人齐声喝彩,把老婆婆抱了起来……老婆婆却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不见了。大家知道这是神仙来帮助他们造桥的,将这座桥定名为“逢仙桥”,东庄村也改为逢仙桥村。
若按“逢仙桥”这个名字在宋朝就已经存在来推算,结合传说,这座石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传说总归是传说。《仙居古桥》记载该桥修建于清代,至今一两百年的岁月。
村民说,这座古桥在一头连接张庄一头连接村内古街,是古时候走往苍岭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苍岭古道的延伸段。
村内还有一个“红星大会堂”,一个看起来又有故事的地方。
村民告诉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逢仙桥村改为红星大队,属于红旗公社的下辖村,在红旗的迎风飘扬中,一颗红星跟党走。
年,红旗公社更名为横溪公社,红星大队更名为逢仙桥大队。虽然现在行政村规模调整,逢仙桥成了张庄村下属的自然村,红星大会堂仍旧闪闪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