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县中央坑村,两山夹一溪,古越岩画印证

从城区大庙前村一直往北走,经过投入使用不久的盂溪水库,到祖庙自然村后往右拐过一个山弯,就看见了中央坑村。观察一下地形,大概就知道这里为什么叫中央坑村了。村庄位于溪边,不到百户的人家沿溪建房而居。山溪两岸分别有两座大山,形成“两山夹一溪”,也就是两山的中央有一条溪坑了。不知道这两座山的官方名字叫什么,当地的老百姓把它们形象地称做“前门山”、“后门山”。村头竖立着一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仙居古越族岩画群”,附近用铁丝笼罩的岩壁就是了。古越两字,就从大家熟知的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那时算起,这里也有两千多年的人类活动文明了。以前也来过几次,岩画清晰可见。这个铁丝笼并不遮风挡雨,仅仅只是防止人为破坏,现在从网格里面看过去,岩壁基本上是青苔翻身当家,大多岩画已经被青苔屏蔽。不知道这些覆盖在国宝之上的青苔,会不会骄傲?从哪本书书上看到忘记了,中央坑的摩崖石刻有鸟头鱼身图,是古越先民对鸟图腾的崇拜,连带有对男性生殖崇拜的意思。仙居土话里把小男孩的生殖器叫做“小卵雕(鸟)”就是例证。介绍说有两处岩画,相距不过二、三十米左右,但我们眼拙,找了几圈找不到另外一处。算了,找到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还是穿村而过去看看深山秀水。村口的路基下边溪边的一座排屋很长,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住,看起来基本空置。从长长的走廊上看过去,遥想当初的人烟兴盛。随着大量劳动力人口的外出和小孩到外面读书老人跟着去照看,越来越多的山村成为了空置村。感兴趣的是对“五分头”这个小地名的来历。从现存的门牌号看,之前叫五文头,现在叫五分头。这个随门牌号而存在的计划生育小物件估计也快成古董文物了。据《仙居县地名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处全县地名普查时,这里有20户人,隶属于中央坑大队。因祖先有五个兄弟,第五个兄弟在此居住,繁衍子孙,后发展成村落,称第五份,故称五份头。后演变为五分头(头为当地口头语)。看起来,五文头、五分头都是后来演变的名称,叫五份头才是正解。当然,老百姓自己喜欢叫什么就是什么,开心就好,谁也管不着。穿村而过沿溪而上,不远就到了两处清澈见底堪比淡竹龙潭头的水池,同行的同志几次蠢蠢欲动想游泳,又因没有带替换的衣服而作罢。不过人家有理想,说过几天一定要来体验一下在这里游泳的滋味。有理想总是好的,实现这个理想也不难,只要有行动,梦想很快就能照进现实。游不了泳,拍几个照片总是可以的。一块巨大的石墨爿,告诉你这个大山里也曾经是有人家居住的,只是现在人走房空……不,仔细观察了一下,连断墙残垣都没有了,时间这个老家伙又毫不留情地将一处古村痕迹摸得仅剩下了半个石磨。看过摩崖石刻,该回家做个磨牙食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