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白塔法庭三个真尽显为民情抽屉视

吴勇智(右)在田间地头了解案件情况。林铭炜摄

案多人少,村庄分散,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每天面对的都是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的“小事”……这是所有基层法庭面临的共性问题。

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8月6日,记者在仙居县人民法院白塔法庭找到了答案。

白塔法庭辖区包括白塔、田市、淡竹、皤滩4个乡镇,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人。年共收案件,结案件,月均存案工作量0.1,平均审理天数8.93天,民事调撤率72.1%,可调撤率97.8%。

多项质效数据位居全市法庭前列,白塔法庭有自己的秘诀:真诚对待每一名群众,真情倾听每一项诉求,真心解决每一起纠纷。

“乡贤助调”促和谐

父亲长期生病,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读职高的小周去年暑假期间到白塔一家餐饮店打工。

未曾想,一次夜里送餐时,小周骑电动车不慎将张大伯撞倒在地,致九级伤残。今年3月份,张大伯一纸诉状,将小周和餐饮店老板应某告到了白塔法庭。

小周家庭困难,应某的餐饮店受疫情影响生意也不好,了解具体情况后,经办此案的白塔法庭副庭长吴勇智决定采用调解方式,妥善予以解决。

他叫上了曾经担任陪审员和高迁村主职干部的乡贤吴才华。两人与镇矛调中心的调解员一起,不厌其烦,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

小周一家的暂住处、餐饮店、神仙居旅游法庭的调解室……哪里方便,哪里就是调解的地方。

张大伯也很通情达理。几番努力下来,调解协议顺利达成。

小周承担8.7万元赔偿义务,家里实在凑不齐,村干部还帮他先垫付了2万元。

这个例子,足以给白塔法庭的“乡贤助调”机制作个注脚。

今年4月25日,白塔法庭设立乡贤助调办公室和矛调中心对接办公室,邀请辖区12名威望高、有一定调解工作经验的乡贤参与案件调解。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28起,标的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以前,我们每周五下到辖区乡镇,把需要法庭解决的矛盾纠纷收集回来。”庭长林坦友介绍,“现在是周一至周四,辖区乡镇派乡贤或人民调解员到法庭来,先行受理所在乡镇的矛盾纠纷,能化解的及时化解,实在化解不了,我们再立案。”

如此一来,双向互动,共同发力,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

“上门开庭”增效果

田市镇柯思下宅村的柯某、李某夫妇去世后,留下了3间房屋,两人生前未对遗产进行分割。结果,就房屋继承问题,大儿子柯某某将其他几个兄弟告了。

柯思下宅是个地处偏僻的山村,这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吴勇智是经办人。他专门赶到村里,查看了3间房屋的现状,了解相关情况。他还找到柯某、李某已故女儿的丈夫,征询其意见,后者表示自愿放弃继承权。

开庭的地方,选在了柯思下宅村的文化礼堂,在家的村民闻讯纷纷前来旁听。案件依法判决后,原告柯某某因系入赘妻子家未对老人尽到赡养义务等原因,仅继承四分之一间房屋。

“效果很好。”吴勇智说,“很多村民都意识到了遗嘱的重要性,都说假如有遗嘱,子女们就可以少很多折腾了。”

类似的上门开庭案例,在白塔法庭并不鲜见。

白塔法庭辖区80%以上为山区,从法庭出发到最远的村子,车程近两个小时。考虑到山区群众尤其是打赡养官司的老年当事人出行不便,法官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最大限度地便利群众。

现场开庭,以案释法,巡回办案,上门回访。

“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同时,把司法为民情怀落到实处,这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林坦友介绍。

“提前介入”减诉累

一个大雨天,在白塔一个人工湖边,一名高中女生将手机、雨伞和钥匙放在地上,蹲下身欲洗手。

孰料,因下蹲时臀部不慎撞到湖边的景观石,女生栽进了湖里。待其他游客看到湖边的雨伞等物品,心存疑虑通知景区保安,后者再赶紧报警,女生被打捞上来时,已不幸身亡。

饱尝失女之痛的女生父母,要求相关单位赔偿各种损失多万元。白塔法庭提前介入了这一事件的调处工作。

在此过程中,法官耐心释法说理:女生出事位置虽由相关单位管理,但属于不收费区域,事件主要因女生疏忽大意造成;相关单位也有责任,理应加强湖泊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历时半个多月,反复多次努力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包括这一案件在内,年以来,白塔法庭辖区共发生26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因法官提前介入调处,没有一起进入诉讼程序,实现了非正常死亡事件零诉讼。

这些事件的和谐解决,既避免了相关当事人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也节约了法院的诉讼资源。“尤其对当事人来说,减少了诉累,节省了各种诉讼成本,比如打官司需要的鉴定费、律师费和时间成本等等。”林坦友说。

责任编辑:余彩虹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