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县岭背村,武略文韬不等闲,功名也可马

北京荨麻疹医院哪里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县城近郊的岭背村,属于南峰街道石板路行政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年代出版的《仙居县地名志》对该村只有“81户人”的简单介绍。

据村里的文化长廊介绍,岭背村是马氏的聚居地,村民大多姓马。仙居的马氏来自东阳松山,奉唐懿宗时期的东阳县令马大同为始祖。

在村里的进士第门口,我们问一位老人家岭背的“岭”指的是哪条岭?不料这一新问题彻底难倒了老同志。老人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还真没有想过是什么岭。随手指向村南的一座山岭,告诉我们这个叫后门山,村子在后门山的北面,或者就是后门山岭的背后意思吧。

进士第的主人,是清同治期间的进士马云龙。进士府邸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目前损坏严重。

保存尚好的进士第石头匾额,老人说在“破四旧”时期也遭到了一定的毁损,阳刻的“进士第”三字人为破坏的痕迹明显,墙体两侧的“福”“禄”两字也只剩下隐隐可辨的影子字。

在进士第的前方,有外观“八”字形的围墙倒是保存较好,老人家告诉我们,围墙内进士第大门前,原来有两块旗杆石,现在也已经不见了踪影。

说起进士,一般人首先想起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然后经过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地考取功名。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和惨烈的——考取了举人就享有了种种特权,并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称为“举人老爷”;而考取了进士,直接能成为官员,一般最差的也能任县丞、县尉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实权干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看看“范进中举”的样子就知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姓马的原因,岭背村民尚武精神历久不衰,马背上取得的功名让后人引以为傲。

马云龙的功名,不是一般的文科进士,而是武科进士。

据《仙居县军事志》记载,马云龙,字步蟾,清同治十三年()考取武进士,授宁波城守备营都司,岭背人,寄食杭州。

寄食的意思,度娘解释是依赖别人过日子寄食门下,那么马进士考取功名前应该是清苦的吧。中武进士后官至都司,查了一下居然是四品官,很牛了,能建造起这样一座规模的进士第也就不足为奇。

仙居历史上的武略和文韬方面,如果从考取功名成绩上这一点进行比较,武略要远胜于文韬。自宋至清,仙居籍武科进士共人,其中武状元4人;而文科方面,仙居籍中没有文状元——若硬说有,温州的王十朋因在仙居桐江书院读过书,后考中了状元,算半个。

岭背村在革命的烽火岁月中,还有两位为革命牺牲的军人:年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马成云,年在三门县牺牲的解放军战士马锦兆。

从岭背村走出去的,还有黄埔19期的步科马锦云。

岭背村的祠堂前,有一座万丰桥,建造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李汉阳带领部队驻扎岭背祠堂,祠堂成了当时的兵工厂。在此期间,部队修建了此桥,目前已经加固整修。

越过领北村的后门山,就是风光旖旎的永安溪绿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