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晒出双减成绩单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今天,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

报告透露了浙江“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更深一步推进计划。

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

浙江将“双减”工作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任务来抓,“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浙江全省家义务教育阶段线下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非寄宿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课后服务,“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回归校园”的目标基本实现。

“双减”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针对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浙江加强作业全过程规范管理,实施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时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作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此外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全省实现有需求的学生%能参加课后服务,共有.54万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1.5%。

“双减”还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浙江通过“两转一注销”,大力“压减”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全省家线下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机构中,转为非学科类的家,转为非营利性的家,注销家;23家省级备案的线上学科类机构中,22家退出,1家完成“备改审”。此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分别整改或取缔问题学科类机构家、问题非学科类机构家。

长兴县第六小学的学生们体验传统竹艺编织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一些家长仍想方设法寻求校外学科培训

报告提到,虽然浙江推进“双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中央的要求、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在学校教学和课后服务方面。个别学校仍然存在增加教学难度、提前赶进度等现象。由于师资、场地、经费的不足,学校课后服务还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后服务实施以来,教师身兼数“职”,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被打乱;另外个别学校还存在变相强迫学生参与课后服务问题,个别地方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不到位、收费不够规范。社会协同减负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特别是家长的教育焦虑还没有真正消除,一些家长依然想方设法寻求校外学科培训。

二是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方面。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面临防反弹、防变异的新任务,存在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现象,此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执法难,容易导致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反弹,影响前期治理成效。

三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面。彻底治愈“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疾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因学习生活压力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急需破解。

仙居县大战乡中心学校的兴趣课堂上,小学生学习石头上绘画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探索全省中考统一命题,科学设置考试难度

未来,浙江将不断推动“双减”往深处走、往实处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水平迈向新台阶。

统筹深化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探索建立发现、辨别、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的闭环机制。非学科类培训重在严格规范,加快推进文化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分类审批,着力破解随意涨价、资金失管弱管、培训行为失当等问题,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引发家长新焦虑。

着力构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并举育人格局。以“双减”为撬动点,在学业负担上做减法,在素质教育上做加法。以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推出生活劳动清单、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为重要抓手,强化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将其融入育人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全面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承担教育评价改革国家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五大改革工程”,推动落实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用评价改革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改革,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政策落地落实,探索全省中考统一命题,科学设置考试难度,进一步规范高中段招生秩序;平稳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举措落地,争取扩大本科及以上招生计划,以此带动基础教育“轻负高质”,缓解教育焦虑,巩固“双减”成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