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之谜城区人口有3个版本,是型大城

去年5月份,随着合肥市七普人口数据的发布,合肥市官宣进入特大城市的行列。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结果就迎来了反转。

在去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中,全国共有14个特大城市,合肥市并未上榜。

到了今年,国家统计局更是公布了全国各县人口的分布情况,其中合肥市的城区人口为.76万人,位于Ⅰ型大城市的行列。跟合肥自己官宣的数据,少了多万人。

这样的结果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国家统计局的合肥人口数据,也是合肥市自己统计的。为何关于城区人口的界定,差别会如此之大呢?

说清楚这个问题,先来说说我国的城市规模的评级,共分为五档七类,从超大城市一直到小城市,参考的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城区人口。

虽然标准只有,但是城区人口如何界定,这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就拿合肥市来说,总人口肯定是固定的,但是哪些属于城区人口,哪些需要剔除,合肥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就存在分歧,所以统计出来的结果就会有多万的差额。

其实除了统计部门公布数据,我国的住建部门也会公布各城市的城区人口数据。

10月份,年全国城建统计年鉴正式发布。合肥市的城区人口为.53万人,城区暂住人口为.24万人。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统计局现在统计的是常住人口,就是不考虑户籍因素,凡是在当地居住满半年的人口,都算城区人口。

而住建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样。城区人口指的是城区的户籍人口,而城区暂住人口则是指城区无户籍的常住人口。

那么按照住建部门的数据,年,合肥市的城区总人口应该是.53万+.24万=.77万。

合肥市的城区人口,就存在3个比较权威的版本:

1、合肥市统计局,年5月官宣城区人口.82万人;

2、国家统计局,年公布的合肥城区人口为.76万人;

3、住建部,年公布的合肥城区人口为.77万。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人口数据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明确截止日期很关键。

其中数据1和数据2是根据七普人口数据,截至日期是年11月1日。而数据3的截止日期是年12月。

两个统计口径相差了1年2个月的时间。

虽然如此,短短一年的时间,人口就可以发生万左右规模的变化,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所以还是统计口径存在很大的差别,才导致合肥的城区人口数据出现如此大的偏差。

按照这三个版本,迷糊的问题来了,合肥到底算是Ⅰ型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呢?

合肥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用的都是一个数据,这里面其实问题比较简单,就是两部门对于哪些算城区,哪些不算城区存在差别。

其实统计局,统计数据是按照社区(村)代码来的,代表中心城区、代码城区结合部,只有和的社区才计入城区人口的范围。

那么这个代码,肯定还是各地上报上去的。

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假如合肥中心城区内的某一个社区,合肥报上去的代码是(镇中心区)。合肥知道这里是城区,计入了城区人口的范围。但是国家统计局是严格按照代码来的,核算的时候,会把这部分人口剔除。

所有才会存在市级数据和国家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归根结底,还是合肥自己的问题,搞错了很多社区的代码。

城建部门的数据,肯定没有人口普查数据更权威。但是城建部门对于城市的理解,肯定要比统计部门强很多。

我国城市的城区界定历来是一个难题,比如有些城市有很多远城区。这些远城区距离中心城区很远,又不是连片发展,到底算不算城区人口,这个在各个部门间都存在争议。

那么合肥到底算哪个规模的城市呢?综合三大部门的数据分析,个人认为合肥实际上的城区人口肯定超过万,进入特大城市的行列。统计代码每年都在调整,合肥只需把很多社区改过来,就可以跟国家数据对得上。

其实这不是合肥一个城市的问题,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类似情况,需要统一界定城区的意义,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才更有参考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