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治村的感德密码人民资讯

《党建好故事》记者蒋鑫富本报记者张妮婷

村口那道别致景观凸现的“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16个字,是仙居县感德村源自“清廉文化”的“清廉密码”,也是对退伍回村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奇36年如一日清廉治村的最好印证。

春末夏初,记者在感德村里走走看看,绿水潺潺的韦羌溪、欢快畅游的感德堰红鲤鱼、笑意盈盈的溪边农家人……欣赏着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现场采访图片,仙居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杨华芬说的“清廉治村看感德”的一番话,时时在记者耳边回响。据查考,感德村36年来,没有一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事件。一个村能做到这个程度,是不容易的事。原来,感德村靠的是刻在村民心中的“清廉密码”在治村富村强村!

密码一:“六不守则”护航党员干部做人做事更清正

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就是村里的领头雁,更是建设清廉村居的基石。

年之前,在部队买菜做饭精打细算,为改善部队伙食乐当“管家火头军”的王明奇,其头衔是司务长。退役回村后的王明奇,第二年当选为村支书后,就如在部队一样,变“以队为家”为“以村为家”,当起了为村民算好明白账、幸福账的“管家”。

严格自律当好班长、带好班子,这是王明奇一开始就向全体党员和村民的承诺,具体叫“六不守则”。即:不赌博、不饮酒、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到娱乐场所消费、不到老百姓家白吃饭、不搞宗族派性。

“六不守则”之一是“公共场所不抽烟”。王明奇年轻时烟瘾很大,至少一天要抽两包烟。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在旁人眼里“正是有香烟抽”的时候,他却把烟戒了。

原来,年前后,村里有位困难群众来办事,按照“惯例”分香烟给村干部们。他的家境王明奇十分清楚,平时抽不起那样的香烟,这分明是为了来办事特地买的,这样的事还不是个例。这件事对王明奇触动很大,为了从源头上阻断他人送烟贿赂之路,他就此戒了烟。在他的影响下,村监会主任跟着戒了烟,其他村干部也都把烟戒了。

“别人都说先大家后小家,他是顾了大家,顾不上小家。”王明奇的妻子余凤娟是退休教师,提起王明奇的三十几年村支书生涯,她笑着说,“每次有奖金发下来,他都照顾村里人,也不考虑自己。”

王明奇家的墙壁雨水渗透,三楼楼梯早已落灰,他忙得无法顾及。家中入眼的只有妻子的两件嫁妆,一张雕花的方桌和一个雕花的橱柜,这也是王明奇家中最值钱的家当。

在农村办红白喜事,村干部当然在受邀之列。不去显得不近人情,去了如果白吃饭,有廉政风险。怎么办?王明奇在班子会上说,村干部也是人,不能做绝情的事,相反要多做对村民有情有义的事。为此,大家形成共识:参加红白喜事村干部自掏腰包,红事统一包50元送去,白事统一包20元,既能与群众联系感情,又阻断了干部白吃白喝的路子。

王明奇常年拿着个水杯,里面却从不放茶叶;三伏天一个人在办公室时,连空调都不开,为的是“不给村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36年来,退伍回村的王明奇,一直在做减法,减香烟,减茶叶,减不必要的开支,书记越当越穷,村子却越来越富。

年,前邵村与鱼山村合并为邵山村;年,邵山村与圳口村合并为感德村。村子经历两次调整,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村“两委”班子多次重组,如何做好融合文章?答案是少私心、多沟通。

密码二:“一事一议”与“大事民决”让阳光村务更清爽

一沓沓村务台账,展现在记者眼前。

翻开年4月,王明奇在圳口村走马上任时,村集体账户上记着8.23元的家底。记者问王明奇: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我要把村里的每一分钱管好用好,更要用自身的言行为村里一分分地积累家底……”只见王明奇说话间,眼眶湿润了。接着,他揉揉双眼,很自信地说,村子要发展,必须放开手脚搞经济,尽快改变穷村现状。

的确,对当时囊中羞涩的圳口村来说,发展的机会一步也错不得,一步也不能与村民脱轨。为此,圳口村出台了一条规矩:每年的大年初一,村民代表统一集中到村委会门口的晒场上,实行群策群力的“大事民决”制。而村务大事,就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由村民投票表决,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

同时,感德村注重用制度来约束村干部的行为。村里规定,超过元的开支由村“两委”集体讨论决定,元以上的由组长以上干部讨论决定,元以上的由村民代表进行表决。

村监会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公开制度,确定每月10日为村财务审核公开日。在审核中,重点审核村级收支情况,做到各项开支有原始票据,票据报销有经办人、证明人、验收人,确保村级开支的真实性。坚持每笔钱都第一时间入账、每笔钱都事无巨细公开。如年,圳口自然村获评省级文明村,王明奇骑着自行车赶到县城,搭车去黄岩拿了元奖金,回到村里已是晚上。到家第一件事,王明奇就骑着自行车将钱交给了村财务,确保村集体资金在干部身上不过夜。又如,此前村里购买笔、灯泡等一些日常用品都统一作办公用品报销,群众反映该账目不够明细后,村监会明确规定,各类收支不论物品大小、价格高低,全部逐笔逐项公开。目前,该村账目公开细到“一枚螺丝、一卷胶布”,群众对村账一目了然。

密码三:“枫桥经验”感德版促法理情交融换来民风清朗

在村级基层治理中,“枫桥经验”有了“感德版”——做到了小事大事不出村少出村。年6月,一村民在田中烧草木灰时,飞窜的火星引燃了同村王某及两名村干部的杨梅林。就在双方就赔偿问题各不相让时,村“两委”班子及时介入,实地查看、取证,先后组织了三次协调,两位村干部更是主动放弃了自家杨梅树的赔偿款,最终双方就赔偿意见达成一致,握手言和。就这样,以事实为依据,解释得合情合理,村干部的纠纷调解率达到%。

感德村每周一次召开“两委”联席会议、每月一次召开党员组长干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有意见在会上提出来,少数服从多数,良好的沟通将误会、不满消解在萌芽状态,班子自然就团结了。干群之间,那堵无形的墙慢慢消失。干部们说的话,村民也都听进去了。

在处理与邻村的关系上,感德村的原则是“和睦为前提,吃亏在明处”。与枫树桥的堤坝纠葛,是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结下的症,王明奇以对方支书是自己战友的情义,牵头坐下来商量,经实地核算,将近百亩杂地在河对面,幸亏留存的原始档案已经电子化,双方认账化解。

感德村把发展强村、清廉兴村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村务大事表决办成了大桥建造、有线电视架设、水泥路面硬化、电话村建设、开发“农家乐”等50多项大事。其中,有线电视架设项目曾连续3年被村民代表大会否决,直到第4年才得以通过。遇事先公开、全方位公开,这也从源头上防范了村里矛盾纠纷的发生,使各种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

宅基地是村民最敏感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