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有温度的整治让古窑文化日渐苏醒

-04-:26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胡梦笑

“沉睡了多年的古窑文化终是要苏醒了。”看着中国美院青年陶艺家胡敏带领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学生在现场免费教学,门堂里耄耋老人莞尔而笑。一年前的这里还只是一处无人问津的破落宅院,而现在,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正缓缓铺开……

东鲍村是坐落在仙居县白塔镇环景公路沿线的一处古朴村庄,台金、诸永高速出口距离东鲍均不到两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此刻,匠人之心正为美丽乡村的蝶变增光添彩。

一场有温度的环境整治

走进这个村子,随处可见白色墙面上绘着各种农作风光或是莲荷文化图案,院子里树起的篱笆上攀着豆角藤蔓,缠缠绕绕的样子增添了许多趣味。老人们围坐在新建起的凉亭里,乐呵呵的聊着村里的变化。没有垃圾成堆的脏乱,没有臭气熏天的猪栏鸡舍,没有肆意横流的生活污水,这里的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整洁祥和。

曾经的东鲍村是一本“负面教材”,是脏、乱、差的典型村。随着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始,村两委和党员干部主动挑起了担子,势必要将村子的面貌改一改。村民们不愿意配合,那就从党员干部家拆起;劳动力不够,那就自己顶上。党员干部带头认领河道,对垃圾集中点、污水直排口、卫生死角等进行全面排查统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村民共同参与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各个重点项目有序开展,清洁家园、精品村等项目顺利完成。原先的泥泞小路建成了平坦大道,原先的卫生死角改头换面变成了绿植环绕的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不仅要改善村容村貌,更要让这里留得住人,真正实现‘看的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美丽村居成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步。”白塔镇党委书记张永欣介绍道。改变实实在在的发生,村民们正享受着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带来的居住幸福感。山青、水绿、地净,一场有温度的整治诠释了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

一次浴火重生的美丽蜕变

环境整治好了,美丽乡村改造提升逐步推进,东鲍村打造了“步生莲大道”、“莲荷文化产业园”、“陶艺体验基地”等美丽节点,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3A景区,并被列入第二届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的主要参观点之一。随着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显露出与村实际不相符的弊端,村两委仔细分析村庄自身优势,计划以流转村内土地的方式进行荷花试点,通过乡村旅游和绿色农产品出售、莲蓬二次加工等方式带动村内集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目前莲荷文化产业园内拥有荷花三百多亩,品种余种,亩产干莲子斤左右,亩产值余元。一片荷塘美了村庄,更富了村民。在荷花花期结束后,这里种上了油菜花,近四百亩的油菜花田成为了“第十一届仙居61浙江油菜花节”白塔分会场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了各地游客,有效促进了“农旅融合”。

近年来,白塔镇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基层党建作为打造大产业的契机,将党建与绿色化有机结合,打造“一村一品”,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成功实现了东鲍村等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转化。“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留的住人,留的住美丽乡愁是我们的目标。”东鲍村党支部书记陈相龙提起村里的变化感慨道,“原先村民们都往外跑,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现在他们有留下来的理由了”。

一曲文化传承的振兴之歌

东鲍古窑始于唐朝时期,历经千年,几度兴衰。近年来,东鲍村对村庄进行景区化改造,盘活土地和房屋资产,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村庄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留存的制陶手艺进行体验式发掘,明确了流程和技艺,修复了古窑遗址“古窑淳风”,建成了陶艺展览馆,推出了古窑东鲍陶艺体验基地,以绿色陶艺振兴乡村产业。东鲍古窑曾作为仙居三大古窑之一,随着文化挖掘正迎来无与伦比的发展机遇。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往外跑,很少有人愿意认认真真学一学这门传统技艺,我真的担心有一天,手艺就在我们这一辈止步了,”曾经暗淡的古窑文化重新焕发生机,70多岁的陶艺老师傅陈明道可高兴坏了,“陶艺体验基地能把人聚起来,让古窑文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原先设施陈旧、房屋破败的陶艺展示馆被重新修葺,注入了新时代的血液。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整修的现场,义务为陶艺展示馆作出一份贡献。环境改善了,美丽经济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了,民宿建起来了,各地的游客来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东鲍古窑重放光彩,这不仅仅是一次古老技艺的挖掘,更是一次文化和精神的回归,一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歌正在这片土地奏响。

“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原先发展缓慢的东鲍村正被重新唤醒,处处是风景的美丽乡村正在转化成美丽经济和生产力。东鲍古窑蕴含的深厚文化不再是沉睡的资源,形成了“党建+文化”“文化+旅游”的组合拳,在这里,一条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正缓缓铺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