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好人有好报。在传统文化中,如结草衔环、退避三舍等关于报恩的故事也有很多,更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尽管大多数人在做善事的时候都并没有想着要求什么回报,但有时奇妙的缘分仍然会诞生出一段美谈。
数十年前,在浙江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那还是在年春天,一名叫做戴杏芬的女子正在浙江仙居县杨府村中当会计。由于初春天气寒冷,很多人晚上下班后都急着回家,戴杏芬也不例外。
然而,走着走着,戴杏芬忽然发现,在自己的身后有3个小伙子正跟着自己。由于戴杏芬当时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并且孤身一人,因此感觉十分害怕。待走到开阔地带时,戴杏芬鼓起勇气,转过身大声喝问:“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跟着我?”那3个小伙子听见了戴杏芬的声音后,愣了愣,随即低下了头。这时,戴杏芬才发现,三个小伙子衣衫褴褛,脸色蜡黄,衣服和鞋子上都有很多破洞,好像流浪了很多天一样。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伙子才出声解释。听了他讲述的事情经过后,戴杏芬才明白事情原委:原来,这三人来自四川,原本是想要到外地打工赚钱,结果一下火车,钱包就意外被人偷走了,三人没吃没喝,只得跟着路人,想要讨口饭吃。
听到这番说辞后,如果放到现代,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骗子,果断转头离开。不过,在二十多年前,民风还比较淳朴,戴杏芬也没有多想,只是见几个小伙子一副可怜模样,顿时萌生出了恻隐之心,于是便将3个小伙子带回了自己家中。
回到家后,戴杏芬便忙着生活烧水,让三人洗脸洗手,还给三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见到三人那狼吞虎咽的吃相过后,戴杏芬也放心了下来:看来,他们所说的都是真的。
饭后,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戴杏芬想到三个小伙子此刻无处可去,便好心地要留他们在家过夜。在当时,邻里关系要比现在融洽得多,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很多邻居彼此之间都很熟悉。有邻居听说了戴杏芬将三个陌生小伙子带回家的事情,便上门来劝说:“妹子,这几个人来历不明,谁知道是不是坏人,你可不要犯傻,如果大半夜的出事了,谁能来救你?”然而,戴杏芬此刻却表现得十分固执,婉拒了邻居的好意。送走邻居后,她又给三个小伙子烧热水泡脚,不料刚才和邻居的一番话早就被小伙子们听在了耳里,更是对戴杏芬十分感激。
在聊天中,戴杏芬得知,原来这个健谈的小伙子叫做何荣锋,他的父亲有一次带着村民们喂养的猪到市里卖掉,但卖猪所得的元现金却被小偷偷走,当一无所获的何父回到村中后,便遭遇了村民们的讨债。在当时,农民们辛辛苦苦喂猪一年也不容易,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钱被偷了的说法呢?
就因为如此,何家意外陷入了被全村讨债的境地,经常有债主上门来叫骂,甚至动手打人。何荣锋的父亲为了躲债只能躲了出去,但何荣锋作为家里的男丁,只要他在家中,村民们就不会放过何家,因此在母亲的劝说之下,何荣锋只得外出打工。
原本,何荣锋和两个小伙伴是要去浙江台州的温岭投奔亲戚的,但是在钱包被偷的情况下,几人只能徒步赶路,风餐露宿,没多久就忍受不了这路途上的辛苦了。说到这里,何荣锋忽然起身给戴杏芬跪下并磕了个头,哽咽地道:“谢谢姐姐!”
戴杏芬连忙扶起了他,并表示自己也只是顺手之劳。她还劝说几人,以后如果找到工作,也一定要讲诚信,不可以欺骗他人。
第二天早上,戴杏芬给三个小伙子买了去温岭的火车票,还给他们准备了路上的吃食和零花钱。当时戴杏芬的工资也不高,这一下就花掉了一大半,但她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心里暖洋洋的,也就不在乎钱财了。
此事结束之后,戴杏芬也没有放在心上,很快就忘在了脑后。直到年3月,戴杏芬和丈夫在仙居县里开了一家早点铺,每天生意红红火火,客流不断,日子倒也舒心。但就在一天早上,忽然有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走进了店内,不仅对着戴杏芬跪倒在地,还表示要给她一张一百万的支票,顿时惊呆了旁边围观的众人。经过一番问询,戴杏芬这才知道,原来这名男子就是她当年帮助过的何荣锋。何荣锋在到了温岭后,并没有找到工作,只得又辗转去了沈阳。经过一番周折,何荣锋在一个家具城老板的手底下打工,因为谨记着戴杏芬的教诲,他做生意十分诚信,头脑又机灵,很快就出人头地,最后甚至成为了资产过亿的大老板。在发达之后,何荣锋多次向人打听自己当年恩人的消息,过了很长时间才打听到戴杏芬开了一家早点铺,这才寻找了过来。听完这个故事后,戴杏芬也很感动,但还是婉言谢绝了何荣锋的答谢。
后来,随着这个故事逐渐流传开来,戴杏芬和何荣锋的故事也被浙江电视台改编成了公益影片。在接受采访时,戴杏芬依然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
在学习戴杏芬的善良的同时,何荣锋在多年后仍然惦记着当初的接济之恩,这样的为人也是难能可贵的。有着这般优秀的品质,也就难怪何荣锋能够获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将生意越做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