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我们要去拜访的是浙江仙居的李宅村。浙江仙居的李宅村是仙居李氏的主要聚居地,先祖李守贞原本居住在温州永嘉苍坡村,南宋时为了避战乱,从温州迁到此处,至今已历经了17代,生活了多年。如今李宅村有多户,户籍人口多人。李氏家族自古文风鼎盛,永嘉“耕读传家”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南宋以来,李宅曾出现过六位进士,堪称“一门六进士”,是仙居乃至台州首屈一指的“进士村”。今天一大早,李宅村的老人们都聚集在这个小祠堂里。原来,今天村里有一个特殊的会议要召开。而这些老人就是主角儿,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村里老人食堂的筹建。村里的李支书在这个村子里工作多年,手头并不宽裕的他,为了筹建老人食堂,一下子捐出了元钱,再加上他常常到村民家中走访谈心,在村子里人缘很好。关于食堂的选址、购买的器具,李支书仔细询问着老人的意见。经过一番商讨,老人食堂的筹建终于有了眉目。大家一致决定,宗祠里的思敬堂就是今后老人用餐的地方。由于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而着手筹建老人食堂,主要就是为村里孤寡和空巢老人统一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使村子里的老人都能收到子孙的奉养和帮助。选定思敬堂也是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李宅后人用这种方式继续践行着先祖济天下的情怀。李宅人认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只有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家庭才会和睦。扶持他人才能使得家族繁衍生息。老人食堂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用餐问题,也让外出的年轻人少了后顾之忧。听到筹建食堂的消息,不用动员,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赶回来帮忙,采办、打扫也都很快完工。村里的老人们感到十分欣慰,为食堂起名康乐,表达心中的激动。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康乐食堂修缮一新。村委和村民,包括外出的年轻人的义捐,不但建起了食堂,解决了村里78位老人的用餐问题,还为食堂提供了日常开销。今天中午是康乐食堂建成后,为老人提供的第一顿餐。众多老人齐聚在食堂,享受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老有所乐。出了村干部捐钱购买的冰箱消毒柜外,在食堂旁边的休息室,细心的年轻人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老人置办棋牌、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时刻不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一天,李支书和村干部也没闲着,商讨并决定,在村里开辟一块闲置的田地,解决康乐食堂所需的蔬菜问题。而下田种菜的重活儿,都由李氏家族中的年轻人承担,很多人还特意带着自己家的孩子一起下田。李大叔带着自己的小孙子也干起了农活儿。他耐心教导孙子如何种植白菜苗儿,让小孙子作为家庭的一员,从小学会尊敬长辈,帮助他人。听到康乐食堂的筹建,不少村民都争相捐献自家的田地,为大家服务。这种公益精神,无疑来自李宅祖训的根脉。以“十训八诫”为核心的家规,时刻教育着李宅村人,以“修身持家济天下”为行为准则,使得李宅村长达多年长盛不衰,繁衍成一个总人口上万的巨大家族,并逐渐扩展到周边十几里的地方,形成了附近十个李姓村落,这是李宅祖先济天下情怀的必然结果。量大福大,福大家大,这个千年古训,在李宅人身上得到充分验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