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鑫富著《我的初心我的村——在那神仙居住地方的个中国村庄》
中共仙居县委党校座落在这史称“安洲第一山”南峰山的东南面。
(上接4.毛主席评说“这是南方革命的一个战略支点”)
5.党校情结
在党校,我查阅研究了关于中国工农红军,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从“和合好班子”的角度入手,为“解读个中国村庄”,我专门驻点仙居县委党校(党建名家工作室)。通过对红十三军,特别是“仙居游击总队”史料查找,我将金永洪和张小娇等烈士的牺牲精神,放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为建立新中国,经过艰苦卓绝奋斗的这个大背景下,结合党中央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看革命斗争的历史和英雄人物。
于我而言,因为长期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在采写报道的同时,通过调查研究,以新闻和文学的表现形式,丰富职业经历。期间,与党校有着广泛的接触。
加之,自己在参加革命工作的40年间,也多次接受过党校的学习培训。从延安干部学院到浙江省委党校,从地市级党校到县级党校。与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一样,我的体会是:去党校学习,与不学习大不一样。
在红色学府多“充充电、补补钙”,更有利于明辨是非。坚定信念,创作更多“党建好故事”,传播党建正能量、好声音。渐渐地,我的党校情结,扎根在了内心里。
曙光初露。在仙居县城向东的南峰山上,我望着仙居县委党校大门,再沿南峰山书院台阶下山,合着永安溪静静流淌的旋律,来到座落在南峰东路10号,一个用青砖砌成的院落。院内,综合楼大厅上方八个醒目的大字:红色学府、绿色智库。
大门口只见,高高的院门,衬托着门内刻有“实事求是”四字石碑。此刻,党校这个红色阵地,显得更加朴实而庄严。
很荣幸,这天受仙居县委组织部邀请。我坐在了党校2号报告厅讲台上。
报告厅里,坐得满满的。他们都是来自仙居基层一线的代表。我与他们分享的课题是,《争当”思考型”基层干部——看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仙居如何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查看记录,这是在年4月27日。
上午,我见证了由仙居县委书记林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国超一起,为仙居县“绿色发展讲习所”在党校揭牌。接着,举行由吴国超部长主持、林虹书记作开场报告的——在全县村社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示范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她说,成立绿色发展讲习所,是县委的一项重要部署,是仙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绿色化发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仙居在党的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上,有了全新探索……听完所报告,最深的印象是:作为仙居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林书记对如何建设和发挥村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讲得透切,入理入心。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林书记说“要始终坚持‘建成一条示范带、辐射一个大区块’工作理念,坚持围绕中心工作,谋划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以此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那天,我从“八八战略”是什么?就是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和八项举措”;为何重提“八八战略”?就是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践“八八战略”?浙江的实践路径,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作提要的同时,我具体解释:要铸就乡村之魂(首先要讲党建引领下的发展机制),要把学透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本村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做到:
一是把握新机遇(乡村振兴正当时);
二是推进新项目(乡村振兴等不得);
三是迎接新挑战(乡村振兴在市场)。
为了将枯燥的理论,说得更生动而丰富一些,我当即打开手机,将保存的一个音频作了播放。这是我曾经采访时任台州市委副书记、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晓强,在他赴任之前的绍兴诸暨工作期间,参加省党代会间隙,录制他朗读《之江新语》一书中——《办法就在群众中》的全文:
在困难面前,是束手无策、畏缩不前,还是克难攻坚、奋力前行?作为领导、干部理所应当选择后者,应该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解决困难。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听完朗读,座位上的金永奇与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拍起手来。
我会意地看着,再问他们:拍手的同时,村书记们是不是从中已悟出了什么?或者找到了什么?是从解决本村一些具体问题上,在想办法与措施?
“新罗村正碰到一个难题,就是村民移下山后,山上的山地都流转了。由村里统一经营,村里租赁给椒江一个搞乡村旅游的业主,他在山上除建有几间小木屋,只有一个看管场地的人,是从临海古城街道那里来的。这人叫邬才周,还有门口拴着锁链的一条大黄狗。业主欠着村里的租金,一直催讨,但他说没钱,怎么办?”
“打官司呀,请律师……”
金永奇上面的话一出口,没等我作答,围着他的村书记一个个就议论开了。
本文作者在新罗村原址跟踪采访金永奇(右)。
仙居县横溪镇新罗村党支部书记金永奇讲述新罗“三次创业”的故事。
等大家安静下来。我提出一个想法:就是除了“打官司呀,请律师……”咱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我表明的意思是,既然白纸黑字有协议,这本身就是法律依据,业主是逃不了的。
要想清楚的前提是,双方当时的初衷是什么?是为如今相互打官司而来?还是签下的协议只是一个形式?肯定都不是。
双方呀?其实都不愿看到这个结果。
所以,不妨先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了解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业主的项目一直搁浅。
村里要静下来,细细合计一下。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对症拿出主意,同时也帮业主度过难关。
也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不动就用去打官司这一招。要知道,打官司,也是很费时费力的啊。
“对!村两委班子是应该坐下来,想一想,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金永奇点点头。
后来,在5月28至30日,党校又带领这个示范班学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专门赴安吉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研学。
在研学的学员中,金永奇是我认识最早的一个村支书。他来自横溪镇新罗村,也正是他,让我在他们上研学课出发前,与他的同行在党校当时汇报交流间隙,就如何围绕乡村发展的中心工作思考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围绕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思考问题,做到心中有底;围绕自身素质的提升建设思考问题,做到心中有路等三个问题,结合他们本村实际,展开讨论,场面活跃。
6.难忘“为人民服务的青春岁月”
“蒋老师!你刚才讲党课的PPT,结尾时几张黑白照片,很有意思,能讲讲当时情况吗?”望着台下听课同志真诚而期待的目光,我没有理由不说。那么,我就作了简明的告白!
许多次到仙居,次次让我为仙居感动。
其实,正是因为多次到仙居,特别是与在一线的最基层同志,交道打多了,大家说得投缘。从结合本职谈工作,再谈到纯粹的相互交往……总之,没了陌生感,一个个见面打招呼,说正事,都没了距离感。
开门见山好!
说起PPT上的那两张黑白照片,我说还真有年份了。至今,在相册里已经珍藏了整整38年。
先说一张二寸的标准照吧。
本文作者蒋鑫富(年10月)。
那是人生的第二张黑白照片,记得第一张是,在读中学快毕业时,照的一张一寸照。不同的是,第一张的身份是,一名学生;第二张的身份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老部队在南京,记得当时三个月新兵连集体生活即将结束,在分配下部队之前,连队专门举行了一个仪式一一佩戴五角星的帽徽和红领章。
这是一个腊月的早晨,血红的太阳正爬上山岗。我与同班战友刚刚烧好水,这是地灶上的一大锅洗刷用的热水。突然,操场上传来了哨声。一打听,说是每个新兵的军装上,等下都能像带兵的老兵那样,有帽徽和红领章了。
那一刻,我们几百号新兵蛋子,一个个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那一刻,我们终算等到了!
每个新兵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马上照一张相,寄到家里去,我也一样。等帽徽和红领章佩戴完毕,我赶到了一个叫小市地方的照相馆,排队等候并感受被照时的喜悦。那时,我叫照相店的师傅一下冲洗了50张。主要是除了给家人、亲戚、老师和同学寄送外,战友之间还要相互赠送。至今,这张底片,还夹在我新兵连生活的笔记本里。本子里,同时还夹着离开故乡前,学校组织的一次高中毕业生作文比赛,我的获奖作品——《我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想来,我很薄弱的一点写作基础,还全得益于中学班主任。她是语文老师,名字叫徐月舫;还有物理老师楼晓敏,文科也很强。高考那几天,我们集中在绍兴县一所叫富盛中学的山区校园里,他作为带队老师,我见他枕边放着三言两拍在看。当然,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也很有爱心。
第三张黑白照片,境况就大不一样了。
那是我下到后勤部队,被分配到弹药检修所的第一年。我的主要任务是,打中英文样稿后,再绝缘纸上阴刻漏字板,阳刻在橡皮板上。涂色后,将炮弹在板上滚印。这样,弹药上的文字符号、弹药箱上标致就有样子了。同时,在弹药检修流水线上,我学会了给炮弹脱脂这道工序。另外,还承担废旧弹药的销毁处理任务。要完成好这任务,真的随时有伤亡的危险。因此,也被称为“和平时期天天上战场的人”。到了第二年,正值开展第一个“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之际。我所在的部队,正挑选骨干组成团小组,与驻地结对军民共建单位。部队政治处从新兵档案里,发现了我是最适合人选。因为,我是团员里初一年级就入团的3名团员之一,且已有5年团龄,好事就这样轮到了。
“共建小组要每周开展服务!”作为小组长,我对组织上传达的精神,做到高度领会并不折不扣,以完成好这项任务为荣。于是,我很快与一个叫尤庄的生产大队联系结对。根据村里安排,我们担当了照顾一户五保户生活的任务。
就这样,从送柴、担水、扫地、理发、送药、送医,到代购日常用品……另外,每个星期六(我还独自主动承担起将营区公厕里的大粪,一担担挑到生产地里的地坑中储存,一直挑到清池为止)、星期日,我们小组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到了这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夕,部队新闻摄影干事找到我,说要跟踪我们团小组,拍我们周末的一天,我起初觉得不好意思,想着做好事还要专门跟踪拍照,这会不自然的。但回想了一下,大家认为,既然是组织上的要求,就应该配合好。这样,就有了我带着新战士,拎着一网线袋汽水、捧着一个大西瓜、推着一车干柴,慰问一对五保户老大爷、老大娘画面的照片。
不料,这张照片,还出现在了当时的《新华日报》头版。
本文作者(右二)与战友一起,在部队驻地慰问结对的农村五保户。
在战友们一片鼓舞声中,我与团小组的同志商议并深化了共建服务项目内容。驻地有一所梅山中心小学,当了解到学校很想聘请两名军体教员,一名校外辅导员时,我就主动上门衔接,满足了学校的愿望。同时,还与当地一家大型国有铁矿结对,开展“学党史,学英模‘梅山杯’军民共建知识竞赛”活动。我们4名参赛队员,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部队嘉奖。作为领队,我在这一年光荣出席了军区后勤部召开的团代会,获得一本《年授衔将帅风采录》,至今我一直珍藏着。
不久,我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这一年,我被批准成为预备党员。一年后,转为一名正式党员。
党支部大会上,叫我表态,我说,“党员,我想就应该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切换镜头,我再把头上的话题说回来。
末了。我与金永奇这样鼓励并共勉——那你们村当时的“三次创业”靠什么?靠“新罗精神”!我问,金永奇曾这样简单地回答过我,我也这样简单地为新罗村作过推介:
第一次是,小山村通电、通路、通电话,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次是,整村移民下山,在横溪集镇征地、建移民新村;第三次是,引导有能力的人外出创业,帮助在家的村民,激活来料加工业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至于金永奇本人,他几十年如一日,个人没拿过村里一分钱报酬,没报过一分钱差旅费。相反,他为村里架电线、造公路,还倒贴了十多万元。要知道这十多万元,在十年、二十年前是什么概念。新罗村因此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
让我们翻开金永奇闪光的一页。他作为年9月号,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的封页人物。当时,由我自己采编的关于金永奇的报道,这刻就在眼前:他手执竹编凉帽、满怀信心地坐在山岗上,这一幅大照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的代表,配合中央组织部向全国宣传推广《浙江二十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论”》,很有影响。记得这期刊物,走进了中央组织部组工干部学院。当然,这不只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浙江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豪。(未完待续)
作者:蒋鑫富(笔名江风)浙江绍兴人。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智库专家、特聘导师(教授)。现为《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中心主任、总编辑。穿过12年军装。在部队荣立过创作报道三等功。年2月初采写的长篇工作通讯《村村都有指导员——绍兴县镇(街道)干部驻村纪事》(先后见省农办专报年2月9日《农村工作要情》、年2月22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得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农村指导员制度推广至今,意义深远。在主题教育中,从年6月,第一时间走进台州三门县城西村,挖掘采写《92岁老支书和他的七根接力棒》长篇通讯等系列报道,城西村一任接着一任干事迹,被浙江省委发文肯定,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