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县垟墺村,承先书院枯枝发新芽,岩画世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http://www.txbyjgh.com/m/

传说宋朝时期,村子的西边山坳里住着一户姓羊的人家。后来,姓郑的迁入并慢慢地成了望族,为了感谢原住户羊姓人家,就把村子命名为羊岙村,后来演变成垟岙村,现在更名为垟墺村。

村名的来历总不乏故事的传奇性,真假难辨,但渗透了老百姓不忘本的朴素情感。《仙居县地名志》则另有解释:祖居杨姓,地处山岙,故称杨岙。后杨姓渐绝,演变为垟岙。现为田市镇下辖村。

《仙居家训》记载,仙居的郑氏尊唐代郑简为始祖,其后裔从永嘉迁入仙居时,与潘氏本是一家,到仙居后患难与共。千年以来,两姓一直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大概就是缘分。

垟墺村的古建筑,修葺保存最完好的当属承先书院。

书院的管理者、现任仙居政协文史委文化研究員郑昌来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据郑老师介绍,承先书院初建于年,至今已近年的历史,原址位于水口山,名字来历于创办者“愿学者有志圣贤,承先代德泽”的理念。书院近年在“下坎”民居内复活,成为传播先贤文化、特别是岩画文化的主阵地。

郑昌来老师

郑昌来老师对仙居已发现的岩画进行过全面的资料整理和数据搜集,甚至对岩石上图案线条的刻痕深度都作了记录,对岩画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用心挖掘、破译仙居几万年前人类留下的发展密码。

谈起岩画,郑老师信口就来,从立杆测影、观象授时”的古人天文学记录,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及至近代农耕文化,跨越几万年的时间里,都可以找到人类文明发展印记。虽然我们这些岩画文盲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感受到岩画历史课的浓浓魅力。

理论课后,郑老师在一幅构造简单的岩画拓片前,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古人鸟崇拜、天人合一的表意,再一次震撼了我们简单的思维模式。

在郑昌来老师的工作室里,我们参观了他徒手制作的下汤石器。说实话,我们无法相信居然不借用任何模具,以纯手工的方式捣鼓出这些有灵魂的物件。

纯手工制作,高手在民间。

承先书院里还陈列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先烈郑万枝的照片和遗物——背刀。

郑万枝系垟墺村人,参加过白竹起义、光复南京等战役。袁世凯称帝后,拉起反袁大旗,在桂坑至长塘一带多次打败县警备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赞赏。年7月25日,在西郭垟遭遇战中,郑万枝被枪打伤,据说鲜血一直流到管山头,终因伤势过重牺牲。

走出承先书院,村内的新屋里古民居除了门面,其他建筑损坏严重。垟墺村出过几位文科进士和武科举人,不知道这是哪位先贤的古宅?

村里的老人说,除了古建筑,现在因为建造谷坦水库而灭失的“谷坦寺”也是他们的先祖创建,并一直管理到民国时期。查县志,谷坦寺初名兴化院,建于宋开宝八年(年),宋代赵郑两姓共建,应该属实。

村旁的山上,老人说还有一座不知道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古墓,全部是用石头建造的。由于同行有几位女士,寻访古墓的计划只能搁浅。

垟墺是个宝藏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