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报专版台州山呼海应,共绘同心圆浙江

年,一项以“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为主要原则,事关发展大局的“山海协作工程”在浙江大地铺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转移、人员流动、资金扶持等多种形式,协同破解全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

台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迅速行动,立足本地实际,走出了一条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南北共融的协作发展之路。17年间,南北协作、山海呼应,台州这片热土上崛起了一个个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南北对接、南北协作犹如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当代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标识。

山海水城台州

专班攻坚

书写区域内协作新篇章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但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其发展进程中一度遭遇的“瓶颈”。与省内其他市(县、区)需跨地区结对不同的是,台州有“山”也有“海”,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正好创造了就近结对的可能性。

于是,台州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作出了开展“南北协作工程”的历史性部署:路桥与天台牵手,玉环与仙居对接,温岭与三门结对,黄岩、临海主要帮扶各自西部山区,椒江主要帮扶大陈岛。

16年以来,在多方支持、参与和努力下,台州北部山区县和南部沿海发达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已初步形成了齐头并进的态势。北三县的交通、产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甬台温铁路的开通,让三门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不久的将来,天台、仙居翘首以盼的高铁时代也即将开启。

四通八达的路网,打通了北三县到杭、沪、甬、温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大动脉”。16年的“山呼海应”,加快了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三门沿海工业城累计引进企业家,集聚人口2万人,昔日废弃盐田如今蜕变为新城;“三门青蟹”“天台黄茶”“仙居杨梅”等区域农业公共品牌的异军突起,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随着天台山、神仙居等一批景区相继跻身国家5A级景区,昔日的旅游被不断赋予“农文旅”三合一的丰富内涵,曾经冷冷清清的山沟沟如今一到节假日,就成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的“诗和远方”。

目前,天台、仙居、三门均已获批省级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实现了台州县域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全覆盖。其中,温岭市除与三门县共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外,积极主动创新“自选动作”,与景宁县签订了共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协议,成为全省首个“一市结对二县”共建省级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县级市。

今年以来,“山海”结对层面还在继续扩大。台州积极鼓励部门、园区、村企等结对;推动教育、科技、卫计、总工会等13个部门签订结对协议;三门经济开发区与温岭东部新区、三门沿海工业城与温岭铁路新区签订合作协议;玉环市楚门镇与仙居县田市镇组成结对关系,在景东村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路桥区37家企事业单位与天台县薄弱村进行结对,提供帮扶资金,书写了区域内山海协作的新篇章。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新时代,山海协作必须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台州将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赋予山海协作新的内涵,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此,去年以来,台州不仅将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写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还在8月和9月相继出台《年度台州市南北协作(山海协作)工程主要工作任务》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南北协作(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县(市、区)及市级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以市县联动、条块结合形式推进全市山海协作工作,并着力从总体目标要求、丰富合作内涵、推进平台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等五大方面,全力推进山海协作工作。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应有之义。今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通过深化分工合作,在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扎实进展,为区域一体化增添了生动注脚。而北三县正是台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今年初,台州沿海高速的全线通车,犹如一条巨龙在长三角的“金南翼”腾起,将为加快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台州将把重点放在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和湾区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杭绍台铁路、杭温铁路、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速等内联外畅交通网的建设,早日实现北三县纳入杭甬温1小时交通圈;以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为纽带,加快推进实施《台州市推进三门湾合作开发行动计划》,共谋建立甬台产业合作园,加快建设宁波都市区。

下一步,台州将以更大格局、更高质量、更强合力,推进山海协作(南北协作)工程走深走实,奋力书写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台州篇章。着力打造台州农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业,不断强化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检测体系及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公司化经营;做强仙居杨梅、天台铁皮石斛、三门青蟹等优势农产品,打响“神仙居”“鲜甜三门”等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高北部山区绿色农产品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坚定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信念,打好山海协作中的生态牌,努力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富民资本,加快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同时,大力做好“旅游+”的文章,着力破解“门票经济”。充分发挥台州民营经济优势,让民企、乡贤成为推动山海协作的强大动力。

天台+路桥弘扬和合文化共绘发展天路

天台—路桥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

天台—路桥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地处天台北大门,位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阮遇仙”故事的发生地,园内青山连绵、怪石嶙峋、溪流交错,宛如梦幻仙境。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积极挖掘“和合文化”“遇仙文化”当代价值,推动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互动,在统筹“三小三大”建设中,加快园区生态文旅建设。

小开发带动大保护。高起点编制产业园概念性规划,邀请省内知名的策划公司进行专项品牌策划,在最大程度保持地貌水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温泉度假区、高端民宿、旅游地产、商业综合体等12个子项目,以适度开发利用带动园区资源有效保护。去年,龙穿峡景区新建玻璃栈道体验项目后,瞬间引爆旅游市场,中秋、国庆日均游客量突破1.6万人次,同比增长%。周边村庄群众在家门口卖起了农产品,经营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喜赚“生态钱”。

小袜子撬动大市场。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天台白鹤国际袜业城是台州市南北协作项目。去年,天台与路桥共建全省首个“飞地商城”,两地借力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和白鹤国际袜业城平台优势,以及天台连续3年入选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前十的电商产业品牌优势,在市场营销、人才技术交流、旅游文化宣传、经贸需求互补等方面加强联动、互助互融。开业两年来,袜业城已有多家袜业实体商户入驻,大学生创业占比高达30%以上,充分激发了区域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小园区拥抱大健康。天台和路桥两地各出资1亿元,成立天路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围绕康养休闲主题,将打造一条串联沿溪休闲绿道、龙穿峡通景公路及国师古道的生态景观环线。园区内,护国寺总投资3.2亿元的高品质复建工程已近尾声,总投资1.5亿元的安养院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花漫谷度假庄园已经签约,规划建设集田园观光、森林度假、养生养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长三角康养度假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的蓝城颐养小镇即将签约;中青旅、浙江中医药集团等也多次前往实地考察,投资意向强烈……未来5年里,这里有望崛起一个集旅游、养生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

仙居+玉环合作共赢共享助推乡村振兴

仙居—玉环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

仙居—玉环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及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重点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打造集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为一体的国家产业融合示范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7亿元,主要包括仙居县城市文化综合体等27个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截至目前,5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13个招商引资项目已签约落地,拟投资10亿元的文旅项目和25亿元的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已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仙居是农业大县,特色、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品种多、品质优。近年来,仙居借力“山海协作”,不断夯实县域绿色农产品公用品牌——神仙居的品牌基础,启动“飞柜”项目,成立仙居仙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门收购仙居绿色农产品,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截至目前已对接惠民村周为军、方山岭村王辉球等20多个农户,为农户增收多万元。仙居余种特色农产品还进入玉环2家大型超市,并建立了一个绿色农产品展示厅,预计年销售额将达余万元。

通过组团“相亲”,玉环为仙居县湖山村等25个经济薄弱村提供技术和万元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每年杨梅节期间,双方总是结合省级帮扶资源共同打开低收入群体的杨梅销路。玉环市楚门镇还与仙居县田市镇组成结对关系,在田市镇碗厂村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根据村庄历史及人文特色,提升村庄景观及形象,同时引入文化产业,对民间工艺进行品牌塑造,提高文创产品价值,推动村庄业态有机发展,全方位助推乡村振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地积极开展跨区域旅游合作推广活动,统筹协调旅游资源,专门针对经济薄弱的乡镇,联合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及工会优势,多渠道扩大针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定向旅游消费,为经济薄弱乡镇的农民提供创业、增收和就业的机会。今年4月举行的年仙居—玉环山海协作职工疗休养旅游推介会,通过现场推介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仙居、走进仙居,下一步将共同谋划旅游疗休养线路,为实现两地疗休养客源共享开启新征程。

三门+温岭优化产业布局助推经济转型

三门—温岭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

宽阔平整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厂房、一应俱全的基础设施、进进出出的运输车……如今三门县沿海工业城俨然蜕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而十几年前,这里却是交通闭塞的万亩盐田。年12月,沿海工业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全省山海协作产业园之一在这里落地。如今这片7.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集聚着2万人口、近家投产企业,每年保持20%以上的税收增幅,产值超过亿元、税收超3亿元。得益于工业城强大的辐射效应,浦坝港镇迅速实现城镇化,一举跃变为全国重点镇。随着全省大湾区建设的火热推进,当前三门沿海工业城迎来了湾区经济新时代,将撬动北部湾区快速崛起。

正在申报国家5A景区的蛇蟠岛,风光旖旎,这里正是三门—温岭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的核心区块。两地各出资1亿元组建三门温岭山海协作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产业园开发主体;其中,新建政府性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6.3亿元,主要是完善游客中心、滨海绿道、景区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投资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2亿元,尤其在洞窟酒店、石屋古村民宿综合体、小海鲜特色街等项目的招商开发中,结合温岭当地的成功经验,与企业、团队开展精准对接,深层策划,形成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旅游线路联盟推介、游客资源共享共赢的机制。未来15年,这里将以生态渔业和旅游业为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以旅游为带动,集海岛文化创意、海岛生态休闲观光度假、海岛康体运动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区。

今年初,浙江景宁农产品有限公司温岭旗舰店在温岭果品市场开业,这家旗舰店经营面积约平方米,陈列着景宁高山蔬菜、黄精、地瓜面、泡笋、高山大米、土索面等特色山货百余种,受到了温岭市民的广泛欢迎。如今,温岭的很多超市都已经设立了“生态畲吃品”和“景宁专柜”。通过创新实施“飞柜经济”,统筹景宁农产品资源和温岭市场资源的调配,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既深化了“山海协作”,全面扩大景宁农产品的销路和知名度,又丰富并提升了温岭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了两地居民的互惠共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56.html